科学导报网站

“科技把脉”入田间 “地头课堂”暖民心

   2025-04-17 28

专家与农户围坐在“地头课堂”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年之计在于春。4月6日,时值小麦春季管理关键期,山西省种业发展中心小麦体系专家冯铸、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健在运城市垣曲县农业农村局有关专家的陪同下奔赴垣曲县华峰乡、皋落乡等地,对麦田开展“把脉问诊”技术服务。在绿意渐浓的麦垄间,他们和种植户围坐一起,在搭建起的“地头课堂”上热烈地讨论,通过精准技术指导、现场答疑解惑,为夏粮丰收筑牢科技支撑。

“科技药方”破解生产难题

在华峰乡马村连片麦田里,农技专家拨开麦苗仔细查看分蘖情况。“今年苗情整体好于预期,不同品种在田间表现良好,后期需抓紧病虫害防控,以保障成穗率。”专家说。

针对垣曲县今年“冬暖春旱”的气候特点,专家们还开出了三剂“科技药方”:一是优选品种,通过晋中、运城、洛阳等地12个旱地小麦品种展示,鉴选出适宜本地区的旱地小麦品种;二是科学镇压,推荐采用平播方式,结合播前、播后、冬前、早春四次镇压,保墒效率提升显著;三是早防病虫,针对暖冬气候带来的病虫早发风险,指导农户运用植保无人机提前开展“一喷三防”,将防治窗口期提前10~15天。

技术落地需要“量体裁衣”

在皋落乡的“地头课堂”,专家和种植户们围坐一圈,就各种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

“镇压会不会压坏麦苗?”“晚播小麦的施肥注意啥?”多位农户连连发问。冯铸现场给出答案:“土壤湿度适宜时镇压,既能保墒又不伤根,还能减少无效分蘖。”

针对农户的个性化需求,专家们还进行了分类指导:针对不同播期麦田,制定肥料底追配方,详细讲解适度晚播减肥增效技术。农技专家的精准指导,不时赢得现场农户们的阵阵掌声。

绿色理念注入春管实践

在整个培训现场的技术指导过程中,“减肥减药”的生态理念贯穿始终。除了答疑解惑,农技专家们还为广大农户带来了专业人员精心编写的指导生产的技术书籍和图册。其中,《小麦两晚两增技术图册》明确要求:将传统播种期推迟10~15天,通过“小麦晚播增穗、玉米晚收增密”实现节水增产;《小麦减肥减药栽培技术手册》则详细列出了测土配肥、生物防虫等多项具体措施。

皋落乡种粮大户李玉良给大家算了一笔账:“按照新技术,每亩化肥能减10%,农药少打1次,产量反而能增加25公斤,这账划算!”

据了解,通过“实地指导+技术资料+线上答疑”,农技专家为农民朋友提供的服务形成了闭环。此次专家们的精准服务是垣曲县推进“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实践,通过品种优化、技术创新和病虫害综合防控,为小麦高产稳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夺取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导报记者 张青梅 杨建英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