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兴农科技:数字赋能 让大棚种植提“智”增效

   2025-04-07 51

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赋能农业种植,手机APP实现远程控制……3月31日,《科学导报》记者走进忻州市河曲县北元村的兴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农科技”)农耕产业园,温暖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芬芳,一排排整齐划一、现代感十足的大棚映入眼帘。这些大棚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使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暖棚,而是融合了众多科技元素的智慧农业结晶,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育苗图就此展开。

大棚内,西瓜、甜瓜、西红柿、黄瓜幼苗郁郁葱葱、整齐排列。工人们忙着疏芽、翻苗补株,动作娴熟专注。大棚采用了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打造了丰富多样的功能区,使农业生产充满科技感。兴农科技通过在大棚中运用移动数字化技术,布置了各种环境传感器,实时记录农作物生长信息,全程追踪成长轨迹。工作人员打开手机就能监测并操控,足不出户就能够详细了解大棚当前的情况,提高了温室大棚的管理效率。

“这是远程操控用的移动水肥一体机,通过链接云端服务器,可以实时获取土壤、气候等数据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自动调整灌溉和施肥参数。”技术员一边演示操作界面,一边介绍棚内使用的自动卷帘、地热线自动恒温以及新升级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仪自动调配营养液,利用压力补偿滴箭实现每株苗的精准灌溉,像照顾婴儿般给予幼苗精确养分。据了解,与传统育苗相比,此操作用水量下降60%,肥料利用率提升至85%,真正做到了节水增效。

为保障瓜苗安全度过夜间低温,大棚还采取了多重保温措施,覆盖二膜,严格遵循上午9时通风、下午6时后加设三膜和加盖毡毯的规范,确保棚内温度适宜。育苗质量关乎收成,培育过程复杂,需精细照料与管理,农时不容耽误,移栽延迟一天,成熟期或许就会推迟数日。目前,苗床区各类幼苗均已育成,状态良好,只待移栽。接下来,技术人员将带领工人在育苗大棚周边的5座大棚开展移栽工作,确保6月1日前抢“鲜”上市。

近年来,河曲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深挖本地资源与区位优势,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兴农科技作为行业发展的有力推动者,持续加强绿色技术攻关,创新绿色生产方式,为农产品品质提升、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兴农科技负责人张满贵表示:“河曲是晋西北瓜菜的主产区,近几年,河曲的瓜菜在满足河曲消费的同时,大量向外边调用,瓜菜鼓起了菜农的‘钱袋子’。多年的合作让我们发现,河曲瓜菜在发展上还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新品种引进滞后,另一个是从外地调用种苗,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所以,我们在瓜菜品种的引进和育苗上下起了功夫,为农民提供优质高产的瓜菜种苗,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科学导报记者 刘娜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