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智鑫公司:老设备智装新“引擎” 旧产线创造新效能

   2025-07-03 55

智鑫公司技术团队正在维修机器 

受访者供图

6月27日,《科学导报》记者走进太原东山智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鑫公司”),看到厂房里一排排铭牌斑驳的机床忙碌运行。这些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老兵”,曾见证了煤炭机械制造的黄金时代,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智鑫公司没有让这些“老兵”就此“退役”,而是通过一系列智能化改造和技术升级,让它们重新披挂上阵,在新时代的机械制造领域继续发挥余热,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

老机“智”造焕新生

在智能化转型的浪潮冲击下,这些服役了40多年的老设备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工作台行程限制导致新型大尺寸矿用设备部件无法完整加工,机械传动系统的磨损更使产品一致性难以保障。面对这一行业共性难题,智鑫公司的研发团队通过自主创新技术改造,让这些承载着工业记忆的老设备重新焕发智能新生。

事实上,这种老设备新改造的创新理念已在智鑫公司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路线。此前,智鑫公司在维修平板车轮时发现,支架平板车载重大,导致多数平板车轮装轴承位置内孔变大,如不能修复内孔平板车轮只能报废。针对这一情况,智鑫公司科研团队利用车床设计研发出了环焊机,经过反复调试和试验,环焊机最终使得补焊层均匀且致密,这样一来即可补焊平板车轮内孔,补焊好后经过车削、检测,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省去了重新购买铸件的费用。

智鑫公司生产部部长杜威刚介绍说:“采用环焊机替代手工补焊后,生产效率显著提升。过去一个高级技工每天只能完成3~4个焊件,现在经过简单培训的技术人员每天可完成10个,不仅效率大幅提高,补焊层质量也实现了标准化控制。环焊机在成功应用于平板车轮内孔修复后,现已拓展应用于轴类零件修复、平板车轮加厚等多种场景,真正实现了一机多用。”

此外,智鑫公司应太原东山东兴煤业要求承接了托电缆单轨吊制作业务,主要为该公司解决了采掘工作面电控设备用电缆吊挂以及跟随电控设备移动的难题。

此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智鑫公司从未设计过此类产品的情况。技术总工徐刚带领技术小组,从整体设计方案到液压系统安装、整理调试,每一步都攻坚克难,仅用15天就完成了设计制作,节约成本100余万元/年。

智鑫公司的创新改革证明,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并非一定要“大拆大建”,而是通过对现有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和工艺创新,同样可以实现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双提升。这种“老树发新芽”的发展模式,不仅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设备更新成本,更积累了宝贵的技改经验,为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样本。

数智升级破困局

记者一进入机加工车间就看到,在车间中央,一台经过改造的T68卧式镗床正在快速运转,一名技术人员正全神贯注地操作着这台焕发新生的设备。杜威刚指着设备告诉记者:“这台T68卧式镗床是我们最新完成的技术改造项目。通过加装自动环焊系统和数控模块,现在它已经变成了一台多功能复合加工中心。”

据介绍,智鑫公司技术团队经过充分论证,决定对这台服役多年的老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在保留原有镗削功能的基础上,研发人员为其新增了直径300~1500毫米圆柱形工件的自动环焊、精密车削和磨削功能。经过半个月的连续攻关,技术人员成功完成了动力系统升级和控制系统集成。改造后的设备已成功应用于160综掘机伸缩中筒的修复作业,使公司的大尺寸工件加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不仅如此,2022年,智鑫公司还成功承接了紫霞苑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地下工程。该项目在建设地下车库时遇到了特殊的技术挑战,施工现场地形复杂,基坑深度大且倾斜角度陡峭,传统运输车辆无法进入作业,而人工搬运又存在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等问题。

面对这一难题,智鑫公司技术团队迅速响应,自主研发了DTL80型大倾角带式输送机。该设备采用特殊设计的防滑输送带和强力驱动系统,能够适应30度以上的陡坡作业环境。在实际应用中,DTL80输送机成功解决了深基坑土方运输难题,不仅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显著降低了作业风险,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关键技术保障。

“这些科技创新的成果充分展现了智鑫公司的研发实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杜威刚自豪地说,“未来,我们将会继续坚持老设备新功能的改造理念,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工程解决方案。”

双轮智造开新局

近年来,智鑫公司成功实现了从单一维修业务向“维修+制造”双轮驱动的战略转型,维修业务资质已拓展至26项,同时通过25项煤炭安全认证,制造业板块已获得突破性进展。

今年,智鑫公司在单轨吊领域又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成功研发底卸物料箱系统,攻克了箱体开合机构设计、底部卸料密封等关键技术难题。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更培养出一支兼具创新思维和技术实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现如今,智鑫公司打造的“五小”创新平台已成为行业标杆,运行十年来累计收到提案338项,转化实施225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5000万元。平台创新性地建立了四级激励机制,2024年智能焊接系统研发团队荣获特等奖,获得12万元奖金及0.5%企业股权激励。

与此同时,智鑫公司还构建起了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创意池—项目库—成果台”三级管理体系,配套2000万元创新基金和容错机制。对探索性项目允许30%失败率,战略项目给予3年培育期。这套创新机制使公司研发投入产出比持续保持在1:6的高水平,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50%,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智鑫公司创新发展历程生动诠释了传统制造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的可行路径。通过构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制度保障”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智鑫公司不仅成功实现了业务结构的战略调整,更在核心领域形成了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未来,随着智鑫公司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其通过智能化改造赋能传统设备、以数字技术重构服务链的创新实践,必将为行业提供更多可复制的转型升级样板,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征程中贡献独特价值。

科学导报记者 范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