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跑运输,找充电桩比找加油站难多了,有时候为了充电得绕几十公里路,时间成本太高了!”6月26日,在运城市闻喜县阳隅镇笃行村重卡充电站,司机王师傅熟练地将车停进充电区,扫码、插枪、启动充电,动作一气呵成。他指着站内崭新的充电桩笑道:“现在好了,家门口就能充电,1小时就能‘满血复活’,成本降了,效率也高了!”
这座让王师傅赞不绝口的充电站,是阳隅镇盘活闲置资源、推动绿色转型的“代表作”。它曾是一片荒草丛生的废弃厂房和荒地,如今却成为集充电、停车、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能源站,为乡镇经济注入“绿色动能”。
笃行村闻苍路3号停车场,8亩土地上,5台320KVA双枪直流充电桩整齐排列,单桩功率达400千瓦,可同时为10辆重卡提供快速充电服务。一旁的司机休息室内,空调、饮水机、便利店一应俱全,几位司机正围坐聊天,等待车辆充电。
“这里以前是废弃的厂房和荒地,荒了十几年,杂草丛生,村民路过都绕着走。”笃行村党支部书记回忆道。2024年底,阳隅镇政府提出“盘活存量、挖掘增量”的思路,通过招商引资与山西昊晟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将这片沉寂多年的土地改造成充电站。
据介绍,阳隅镇在充电站建设中创新采用“企业投资+政府监管”模式,由企业负责设备采购与运营,政府承担土地平整及配套设施建设,实现闲置土地高效利用且无新增财政负担。此外,项目通过“以租代征”方式盘活集体用地,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为乡镇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吸纳附近村民参与运维工作,带动就业。
充电站的投运不仅解决了重卡司机的“充电焦虑”,更成为阳隅镇产业转型的“支点”。“以前我们跑运城到临汾的线路,最怕的就是充电难。现在阳隅镇有了充电站,我们计划把这里设为固定补给点。”货运公司负责人说。据统计,充电站投运首周,日均服务车辆超30辆,其中70%为长途运输重卡。
阳隅镇并未止步于此。未来,镇政府规划将以充电站为核心,打造“绿色物流走廊”:通过在周边规划司机公寓与车辆维修中心延伸服务链,联合运城物流协会引入新能源物流企业形成“充电+运输+仓储”产业闭环,并整合周边光伏、风电资源探索“风光储充”一体化模式,推动乡镇能源结构与物流产业协同升级。
从废弃厂房到绿色枢纽,阳隅镇以重卡充电站为支点,破局“充电难”困局,撬动产业升级。随着充电站辐射效应深化,周边“司机驿站+维修中心+光伏储能”的绿色产业生态链正加速成型,乡村振兴动能澎湃,转型之路愈加宽广。
科学导报记者 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