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光子农业:“棚宇宙”种出“科技瓜”

   2025-05-12 32

5月7日,忻州市忻府区土陵桥村尚在晨雾中沉睡,54岁的农户张慧英已弓身钻进香瓜大棚。她用指尖精准掐去藤蔓顶端嫩芽,抬头笑道:“这时候掐芯,瓜才肯‘坐稳胎’——就跟孕妇保胎一个理儿,营养得集中供给。”

另一个大棚内,光子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光子农业”)负责人侯学光举着手机,屏幕上的水肥参数随指尖滑动不断调整:“以前种地全凭经验,现在看数据,温度、湿度都能在手机上准确显示!”他指着棚顶的智能传感器笑道,“年轻人总念叨元宇宙,咱这‘棚宇宙’才是真刀真枪的硬核科技!”

随着提示音响起,一体化分拣设备开始运转。翠绿的“瓜宝宝”经过自动清洗、浸泡等工序后,精准地落入盘中。“以前种植要人工翻耕、清沟,累不说,遇到倒春寒,瓜田质量还受影响。”侯学光说,“现在科技赋能,种子入土只要10分钟,省时省力。”

最令侯学光引以为傲的,是这里“四季不断档”的硬核设施。双拱双膜大棚能够抵御-25℃的严寒,热风机让寒冬的棚内始终保持适宜温度;集水系统如同“海绵胃”,雨季蓄水存量可供一个月使用,旱季时喷淋装置便带来“人工降雨”。园区内设有四种棚型——下凹式大棚、单栋双层大棚、双拱双膜内保温连栋大棚、双拱双膜内保温单栋大棚,每种棚型都各有“绝技”,适应不同季节的种植需求,确保一年四季都能满足人们对新鲜瓜果的期待。其中,占地50亩的双拱双膜内保温连栋大棚,凭借出色的防风防雪性能,使作物即便遭遇极端天气依然能安然生长。

“你们年轻人爱说‘躺平’,我们的瓜藤可不敢躺!以前趴地的瓜容易烂,现在悬空的个个圆润饱满。”侯学光一边打趣,一边弯腰拨开叶片。只见香瓜藤顺着尼龙绳螺旋攀升,宛如在空中跳着优雅的芭蕾。“吊蔓栽培”技术的运用让瓜藤从地面向立体空间延展,不仅产量大幅提升,香瓜的甜度更是达到了14度。

如今的光子农业,早已突破传统种植的边界,其开发的春有草莓、夏摘香瓜、秋采葡萄、冬赏羊肚菌“四季采摘”路线备受欢迎。每逢周末,大棚外私家车停放整齐,带着孩子的家长、背着相机的游客纷至沓来。此外,光子农业还设计了丰富的农事体验课程,游客可以跟着学习甄选草莓和香瓜的技巧。“以前我们只卖农产品,现在卖体验、卖知识。”侯学光介绍道。

产业链延伸带来的不仅仅是人气,研学课程、采摘门票、特色农产品礼盒等多元收入,更为光子农业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当越来越多的“忻农人”带着技术和创业项目回归乡里,传统农业发展方式正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从智慧种植到农旅融合,土陵桥村的创新实践充分证明:现代农业不仅能保障粮食安全,更能成为链式赋能生态、经济与民生的“超链接”,田间仍将孕育出无限可能。

科学导报记者 刘娜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