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辆车的行驶轨迹都像被刻进了电子沙盘。”3月27日,在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建龙”),一辆物流车辆动态监控平台实时更新的数据格外引人注目,现场工作人员段学慧指着平台上实时更新的数据向记者介绍说,“系统不仅能实时定位,还能自动记录运输时间、停靠节点等数据,为质量追溯提供完整证据链。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厂区内部物流效率,还提升了管理的便捷性,使管理人员能够轻松掌握车辆动态、优化调度决策。”
段学慧介绍的就是山西建龙历经两个月的技术攻坚,自主研发的“原料送样车辆定位管理系统”。该系统覆盖厂区内原料送样车辆业务链的全部视角,通过物联传感技术与GIS地图数据的深度融合,实现了运输车辆从“人管”到“智控”的跨越式升级,标志着公司物流管理转型迈入“数字孪生”时代。
据段学慧介绍,该系统以企业四大生产区域的实景三维建模为基底,精准还原了厂区道路、仓库、装卸点等关键设施。搭载4G北斗/GPS双模定位模块的运输车辆,其坐标信息经DTU设备实时回传,通过HTTP协议在数字孪生平台上动态呈现。该系统的上线,不仅实现了厂区送样运输的全程可视化,杜绝原料送样车辆“盲跑”现象发生,提升了原料取样、送样、交接、检定管理的时效性,为原料工序流程管理提供保障,显著提升作业效率,同时也为厂区内业务车辆、铁路大列车辆运输轨迹及可视化数字孪生模式管理,提供了一个开放式平台。
“下一步,该系统将加入AI路径规划系统,可自动优化运输路线。未来的运输车辆就像拥有了‘智能副驾’一样,能实时感知路况、天气变化,甚至根据其他车辆的运输优先级自动避让。”段学慧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拓展,山西建龙正加速构建覆盖全厂区的智能物流网络,为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入选工信部《2024年5G工厂名录》的示范企业,山西建龙近年来持续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此次原料运输管理系统的创新突破,不仅重塑了传统物流模式,更为行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生动样本。未来,随着更多智能应用场景的落地,山西建龙将继续稳步前行,深耕智慧物流领域,构建更加完善的智慧物流生态。
科学导报记者 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