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天,风劲!日前,《科学导报》记者走进临汾市安泽县岳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岳康药业”),灰白相间的厂房映入眼帘。厂区内干净整洁,空气中氤氲着中草药的味道;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一袋袋中药饮片有序前行……
在生产车间,药材从筛选、清洗、炮制到包装、仓储,都实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数智赋能让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幅提升。
在产品展示区,连翘、酸枣、桔梗等各种中药材以及中药饮品、功能食品整齐摆放,琳琅满目。
“连翘”破局奠定基础
岳康药业的蜕变之路,始于一株普通的中药材——连翘。公司技术员秦志宇介绍道:“公司早期以连翘茶为突破口,深耕细作,逐步积累起丰富的中药材种植与加工经验。依托当地的地理优势和气温气候,连翘生长得特别繁密,公司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这味当地看似最普通的中药材,在公司手中焕发了新的生机。通过连翘茶的研发,岳康药业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并逐步步入正轨。而通过连翘所研发的系列功能性食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如今,岳康药业已实现了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的新跨越。
在岳康药业产品展示区,记者看到各种中药材依次陈列,其中不乏连翘、百蕊草、白头翁、知母、黄精等具有地域优势的中药材。“这里的‘明星产品’是由岳康药业和山西大学共同研发的功能性速溶茶饮,产品不仅具有当地特色,同时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并且为周边村镇提供了更多的务工岗位。”展台前的工作人员说道。
科技赋能链上生花
“目前,岳康药业正在围绕‘十大晋药’及安泽野生中药材资源,通过‘企社农’齐抓、‘种加销’一体、‘医养’融合等模式,按照5年10万亩的目标开展中药材多品种标准化基地建设。”相关负责人亢海民介绍。
据了解,岳康药业已建成连翘标准化示范基地7000亩,完成连翘良种选育、种苗繁育基地、标准化叶用林及标准化野生抚育基地等2.2万亩,酸枣基地1.2万亩,直接带动5800余人增收,户均增收5.4万元左右。
一种好的药材,不仅仅需要优质种源,更需要科学的种植方式。“我们要从源头管住、管好中药材种植、生产,健全标准指标体系,把好企业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关。”亢海民如是说。
岳康药业在管控源头的同时,依托“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打造标准化生产基地,实现了“云上”农事管理、病虫害识别、自动化控制、无人机植保等信息化应用。
“岳康药业利用自身优势不断升级产业链,建成了一批符合GAP、GMP标准的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形成产业聚集、渠道引领、就业带动、品牌树立、传承创新‘五位一体’的三产融合。”亢海民说。
为了公司更好地发展,公司科技研发中心又与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团队签署合作协议,和山西大学合作设立了岳康产业技术应用研究院和产学研基地。今年,岳康集团还投资4.3亿元,建设中药现代化和创新药制剂项目,新建的4000吨中药材甲类提取车间、占地8000平方米的综合制剂车间已完成地基建设。新技术、新理念、新业态的导入,让岳康药业做到了本地研发、本地培育、本地加工、本地交易、本地检验,做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家专利产品。
在着力打造中医药与中药材产业链发展上,岳康药业实现了从培育“一株药”到打造“一条链”的蜕变。下一步,岳康集团将做精中药标准化种植、做大中药现代化制造、做强中药市场化流通、做活中医药融合产业,建设安泽中药材大宗现货交易集散地,不断助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学导报记者 王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