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泽金黄、颗粒均匀、口感甜润、营养丰富等是“东方亮”小米的特点。大同市广灵县肥沃的土壤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培育生产出远近闻名的“东方亮”小米。坊间素有“南有沁州黄,北有东方亮”的说法。
这圆润金黄的小米,不仅上过“两会”、进过奥运,甚至还飞到了太空。7月31日,《科学导报》记者走进山西东方物华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广灵县‘东方亮’小米,原名‘御米’,为明清两朝的贡米,历史很悠久。”
如今的“东方亮”小米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山西省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它从2007年起成为国家“两会”专供产品,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专供产品、2022年北京冬奥会特供产品,荣获数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去年5月底,“东方亮”小米选取5个谷子品种的种子,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一同“飞天”,接受为期约5个月的太空辐射诱变,为后续回归后谷种新品种培育研发做前阶段的技术处理。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山西东方物华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牛雁通过开拓创新、艰辛创业,将企业打造成了中国杂粮十强企业。公司旗下的山西东方亮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山西贫困县第一家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公司产品不仅全国畅销,还远销欧洲、北美、中东等地。
广灵县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称,虽位于煤都大同境内,却没有矿产资源,是典型的农业县。多年来,杂粮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和优势,农民普遍存在卖粮难的问题。牛雁作为当地最大的农业企业董事长,秉承“勤耕耘、跟市场、共分享”的经营宗旨,以“转换传统农民生产方式,发展现代智慧农业”为己任,经过18年的艰苦奋斗,将企业发展成为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并带领乡亲们走向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针对因当地传统杂粮种子退化、农户收入受到影响的问题,公司在牛雁的带领下,联合中国农科院、山西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从农业产业链的源头抓起,发展杂粮育种技术,切实改进了种子品质,并实现良种繁育量产,以成本价让利于农户,使农户能够收获更好的、适销对路的粮食作物,从而增加了户均约600多元的收入。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个工作核心,东方物华农业坚持从本地农业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出发,以产业经营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以长效的“授之以渔”,结合当下现实的“授之以鱼”,精准实践,着力到位,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直接带动和间接辐射的作用,采取科学合理的商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机制,通过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形式,以市场供给、企业生产结合农户的农业生产条件,搭建市场平台,创造就业机会,既顾及农村小事、又专注企业发展,逐渐探索出了农户、企业、市场一体化的产业生态系统,实实在在地把农民纳入了市场经济体系中,同时增强了农户小经济体的市场抗风险能力。
“我们要把大同杂粮产业做成一个响当当的产业,走向全国、全世界。”牛雁坚定地说道。诚信铸就品牌,品牌赢得市场。牛雁带领公司立足山西优质的杂粮产业资源,以科技为先导,紧跟市场发展,秉承工匠精神,做强做大企业。未来,公司将继续带领大同的杂粮农户,把“大同好粮”卖向全世界。
科学导报记者 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