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生产流程有序推进,一只只机械手臂灵活舞动,一袋袋潞安牌尿素经过码垛、入库、装车等流程后,被运往全国各地……去年以来,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将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融入生产全过程,创新发展,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提高管理水平,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煤基合成油公司成立于2006年,2008年产出全国第一桶钴基费托合成油,2009年产出铁基费托合成油,2011年通过性能考核,2017年达产,实现了煤制油工程全流程贯通,验证完善了我国煤间接液化合成油技术,突破了我国煤制油产业诸多“卡脖子”重大核心技术。2018年,随着潞安集团和国内多家企业的百万吨级煤制油装置建成投产,煤基油公司油品生产线完成生产运行和技术示范的使命。
2020年3月,为改善生产经营状况,煤基油公司开始进行转产改造,在已有装置基础上增加煤气变换装置,并于2021年11月顺利产出合成氨和尿素产品。
2023年,煤基合成油公司积极开展全员价值创造项目申报工作,鼓励全员实现自我价值提升。“通过开展价值创造项目申报工作,公司内‘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浓厚。全年共200多人因为这项工作获得奖励,奖励金额从200元到2万元不等。”该公司企业管理部副部长刘英辉说。
据统计,全公司2023年累计完成价值创造项目评审验收48项,创造效益约3500万元,发放奖励79万余元。
在上下争创佳绩的工作氛围中,当年主产品液氨与尿素均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生产任务的超额完成,是煤基合成油公司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以技改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当年3月,该公司组织对合压机通过在线动平衡技术维修,实现了液氨产量日均提升约50吨的突破。4月,对关键设备调整后加大生产系统所需氮气供应量,联系周边单位逐步退出中压氮气,氮压机外送中压氮气全部供合成氨装置产氨,进一步提高了液氨产量。
液氨是生产尿素的重要原料,有了液氨产量提升的“助跑”,煤基合成油公司进一步实现尿素产量突破的“跳跃”。
在进行技术改造的同时,该公司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努力竞逐产品多样化新赛道。“目前首批生产的锌腐酸差异化尿素已包装完毕。下一步,我们打算开发含锌、硼、铜等元素或含生物菌的新型尿素。”项目技术部主办科员曹晋斌说。
在技术人员的努力下,煤基合成油公司积极进行技术创新,超额完成科技研发指标,2023年共计申报专利13项,获得授权5项。
该公司将创新成果不断转化为生产力,并运用在生产中,在节煤、节电、节水等工作中获得亮眼的成绩单。节煤——通过给锅炉空预器增设吹灰器,提高空预器换热效率,锅炉平均效率提高1个百分点;通过在2号、3号锅炉安装冷渣机,回收利用锅炉排出热渣的热量加热脱盐水,减少除氧器的蒸汽消耗。节电——利用管理手段进行电机提效,共计完成平流池进水泵、尿素循环水冷却风机等10余项节电措施。节水——使用不同种类水处理剂降低药剂费用,使用新药剂后吨脱盐水单耗成本明显下降,进一步达成锅炉节水目标。
以能耗“双控”为抓手,重塑绿色发展新格局,煤基合成油公司科技创新、系统升级的重心由优化转变为深挖,深挖两炉、电力系统、公用工程和尿素系统各装置的高能耗点位,再通过核算设备能效进行精细化调整或局部改造,推进节能降耗工作,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创造了发展的加速度。
科学导报记者 武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