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最美科技工作者】杨乃顺:谋定而动 笃行致远

   2022-12-09 121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为了追求梦想、寻找幸福,不论在多么艰难的条件下,都需要耐得住性子,坚定自己的初心,向着目标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迈向成功,杨乃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2009年8月,家住山东滕州的杨乃顺从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孤身一人来到龙城太原,成为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公司太原车辆段的一名职工。在别人眼里,这个山东小伙个子不高,为人朴实,两只眼睛一笑便眯成了一条缝,待人宽厚的他很快同大家熟络了起来,就这样,渐渐地在单位扎下了根。  

初到单位,杨乃顺被分配到车辆段检修车间台车组。作为下部检修的重要班组,台车组负责客车转向架的检修工作,是车辆段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上班第一天,师傅卢福林便把杨乃顺叫到一边嘱咐道:“客车安全比天大,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得把它干好,干出彩。”刚刚20出头的杨乃顺略显懵懂,但依然坚定点了点头,之后的他一直牢记师傅嘱托,兑现着自己的承诺。  

为了尽快掌握转向架组装技术,杨乃顺早来晚走,虚心请教,对各型转向架的分解结构、组装方法仔细观察,用心揣摩,反复练习。可毕竟是新手,难免手忙脚乱,常常抱着几十斤重的铁疙瘩满头大汗也组装不上,反而把手脚磕碰受伤,不服输的他休息一会便继续干。在反复的练习中,杨乃顺逐渐掌握了转向架上各种配件的组装技巧,他的岗位也从初级的转向架组装调整为落成交验把关。  

落成交验是客车段维修的最后一步,经车间、质检、验收三方人员确认车辆状态良好后,客车便可以上线运行,因此这一步也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不耽误交车,每天天刚蒙蒙亮,杨乃顺都会早早地来到检修大库的交车台位,量倾斜、配侧承、调钩高,小小的身躯不断在地沟里爬进爬出,检点锤敲击的“叮咚”声在空旷的大库里显得格外沉稳有力。  

“有小杨在负责交车,我心里踏实很多。”时任车辆段台车组工长的杨宇每次提起杨乃顺都竖大拇指,“论技术业务,同一批来的青工当中他排第一;论工作态度,杨乃顺也是我见过最有责任心的。”  

寒来暑往,杨乃顺在台车组落成交验岗位一待就是5年,有近5400辆客车在他的手中完成最后的交验工作,出库上线,承载万千旅客安全出行。  

2018年5月,因岗位调整,杨乃顺来到配件组。作为转向架组装的前一个作业单元,配件组涵盖了配件分解、预组装等作业流程,而这正是杨乃顺当前掌握的客车检修技术盲区。欣喜之余杨乃顺很快便投入到新岗位工作中,恰逢配件组开始实行轮岗作业,在一年时间里,杨乃顺将配件组的各个岗位轮了个遍,心中也对客车下部配件有了全流程、全系统的概念,这为他之后参加技术比武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2019年11月,同在配件组的李康胜夺得了当年全路机辆系统客车职业竞赛车辆钳工工种第一名,这是近年来太原车辆段在该工种比赛中的最好成绩,迅速在全段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热潮。身处热潮中心的杨乃顺感触更深,看着比自己年龄还小的班组同事夺得第一,成为大家争相学习的榜样,他钦佩之余内心燃起了熊熊斗志:“他可以,我为什么不行?”  

此时杨乃顺已经32岁,在别人眼中,这个年龄参加技术比武,并不占据优势。但他自己不这样想,多年的车体下部工作经验让他对客车有了非常详细的了解,别人认为的劣势在他自己看来反而是优势。就这样,顶着压力,杨乃顺开始了技术比武的准备工作。  

技术比武,理论考试是个大项,《铁路客车段修规程》《铁道车辆》和《考试题库》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厚厚一摞。为了背好规章,杨乃顺几乎到了着魔的程度,早上四五点时醒来背,晚上熬到凌晨一两点。在这样高强度的自我要求下,三本书被杨乃顺背得滚瓜烂熟,每本书第几页是什么章节,有什么考点他都清楚。职教科组织的月度理论考试中,杨乃顺次次拿第一,让组织培训的教练都刮目相看。  

实作项目成绩的好坏最终决定了技术比武的成绩。杨乃顺虚心向获得技术比武第一的李康胜请教,将他单车检查项目的流程节奏记录下来,又结合自身实际按照车体位置分为14部分,一部一部分开练习,检点锤敲到、眼睛看到、心中想到,努力使自己不多走一步,不多敲一下。为了能够精准卡控作业时间,杨乃顺甚至记录下了所有可能存在故障点的故障抄写时间,并根据抄写时间来规划自己后续作业项目的时间安排,真正做到了毫秒必争。  

在准备技术比武的几个月中,杨乃顺狠下心来,将家里托付给妻子,自己在的单位申请了宿舍,全身心地投入比武训练当中。2021年10月,杨乃顺和另一位同事一起代表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公司,参加了全国铁路机辆系统客车职业竞赛车辆钳工工种的技术比武。在比赛中,他凭借着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作能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如愿夺得了第一名。  

谈起取胜的秘诀,杨乃顺说得很简单:“谋定一个目标,狠下功夫不怕苦。”正应验了那句古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今杨乃顺心中所想是怎将自己的一身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想要学有所得的职工。不论是在上下班的路上,还是学习室或者作业现场,他总是有问必答。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结合各个岗位实际,给职工们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讲解,一遍一遍地教,使班组职工的整体技能有了很大提高。在千帆竞发中奋勇搏击,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科学导报记者 刘娜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