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温军:拓国际市场 带农民致富

   2025-07-03 66

温军查看蔬菜长势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让世界尝尝我们大同的‘好味道’就是我的梦想。”6月30日,大同市天镇县博诚蔬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诚”)总经理温军对《科学导报》记者说。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温军放弃北京体制内的“铁饭碗”,回乡直面蔬菜烂在地里的痛心场景;他用国际认证“叩开”欧美市场大门,让大同黄花、红芸豆远销海外;他手握4项国际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却始终把“保护价”合同攥在农民手里。通过发展农业,他带领农民致富,同时组建年轻的创业团队,为家乡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与青春力量。

天镇县人均耕地面积3.9亩,是典型的农业县,凭借生态环境优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16年,温军看到家乡农民因没有固定销路导致蔬菜滞销,收入得不到保障时,他毅然放弃了北京的工作,返乡创业。

“从小看到乡亲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不易,能深刻感受到他们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流露出的无力感。”温军意识到,改变当下农业生态已无捷径可循,只有踏踏实实地深耕供应链、延伸产业链,从当地薄弱的农产品深加工领域下手,才能探寻出一条新路径。

2012年,温军的父亲温进勇创立博诚,专门从事蔬菜收购、加工与销售业务。成立初期,它与大多同类规模的企业无异,没有生产体系,经营模式十分传统。那段时间,工厂一年仅开工十几天,生产的半成品几乎两年都卖不出去。

自温军返乡接过父亲经营的事业后,快速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当时脱水蔬菜行业门槛较高,缺乏产品质量控制和销售渠道是限制国内大部分小规模加工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温军认为,博诚仅作为国内中间商是不够的,要在技术和渠道两端同时发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发展并带动农民致富。他决定寻找新的出路,尝试开拓海外市场,由此延长价值链。

尽管温军组建了一支行业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但并没有顺利打开走出国门的销路,反而让他看清了脱水蔬菜加工的行业壁垒,难以留住人才更是让他感到挫败。他扛住重重困难,不断反思自己的失败经历。他发现,国外客户很看重稳定的供应链,通常情况下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同时,海外客户对中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相对缺乏信心,尤其对加工食品表现出明显的担忧。

对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强调流程记录的国外客户,如果能让他们看到农产品加工的全过程,或许会增强客户对博诚生产流程的信任度。于是,温军决定创建一套符合国际出口标准的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追溯系统是指通过一物一码多渠道环节信息关联,对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监控,实现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追溯和跟踪。客户可以通过手机跨时间、跨空间查看工厂的加工情况,同时可以通过追溯编码查看产品加工的全过程。”温军说。

追溯平台的建立成为博诚敲开海外客户供应商大门的金钥匙,经历从0到1的艰难突破后,从1到100就变得相对容易。到2022年,博诚的产品通过了多项国际认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海外市场的成功开发让博诚连通的产业实现闭环。

飞赴11国开拓市场,接待46批海外客商,平均每月4个外国商人到天镇“验厂”……2024年温军的行程表排得满满当当。他让山西红薯、番茄首次登陆巴西、美国市场,北大案例库收录了他的创业故事,哈佛大学授予其管理实践奖,他先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新时代青年先锋、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荣誉。

温军还将自己在北京大学学到的先进管理理念与农业实践相结合,带领团队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不断钻研。他创新引入AI色选技术加工农产品,成功申请了20余项专利。这些专利涵盖农产品种植、加工、保鲜运输等多个环节,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出口过程中面临的保鲜期短、运输损耗大等问题,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为公司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国内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温军从小接受父辈如此教育,他以刻苦钻研的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和扶贫济困的初心,成为产业转型的推进者、技术创新的带头人、乡村振兴的领路人。

科学导报记者 杨洋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