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引流是一种利用重力作用,通过改变患者体位,使肺部病灶处于高位,积聚在支气管及肺内的分泌物顺位引流至大气道,再经口咳出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尤其在处理脓性痰液时效果显著。为了最大化体位引流的效果,掌握不同肺叶的“黄金角度”引流姿势至关重要。以下是针对不同肺叶的体位引流姿势指南:
一、右肺上叶引流姿势
1.姿势。患者先取床板与地面平行位置,腰背部与垂直的床头呈45°夹角,在腰背后方放置柔软物品支撑,双腿自然向胸部蜷起,膝盖与肩部平行,腿部自然伸出,与腰背部平行。这个体位形似一个向左旋转90°的“S”,有助于右肺上叶的排痰引流。
2.注意事项。此体位需坚持10到20分钟,每天清晨和入睡前各进行一次。
二、右肺中叶引流姿势
1.姿势。将床板床尾支起,使其与地面呈30°夹角,枕头置于低位一方,患者取左侧卧位,左腿伸直与床板紧贴,右腿自然蜷起,脚掌为支撑。
2.注意事项。此体位同样需维持10到20分钟,每日两次,清晨和入睡前进行。
三、右肺下叶引流姿势
1.姿势。将床板床尾支起,使其与地面呈30°夹角,患者取完全俯卧位,手臂放置于双侧,肘部与床板垂直作为支撑点,稍微使右半部身体包括腿离开床面,重心向左侧移,以左半侧为支撑。
2.注意事项。俯卧位有助于增加肺泡的通气,减少肺部的压迫,此体位也需维持10到20分钟,每日两次。
四、左肺上叶引流姿势
1.姿势。针对左肺上叶的不同区域,引流姿势有所不同。对于左肺上叶尖段前部,患者可取后靠坐位;对于左肺上叶前段,可取仰卧位,膝下垫一软枕;对于左肺上叶后段,可取右侧1/4俯卧位,头和上躯干抬高45°。
2.注意事项。每种姿势均配合相应的叩击位置,如叩击锁骨下、两侧乳房或肩胛骨区域,以帮助痰液松动并排出。
五、肺下叶整体引流姿势
1.姿势。对于肺下叶的前底段和后底段,患者分别可取仰卧位和俯卧位。
2.注意事项。叩击两侧肋骨下部,有助于痰液排出。此体位也需维持一定时间,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频率。
六、体位引流注意事项
1.体位引流时需配合深呼吸和用力咳嗽,护理人员可用手轻拍患者胸或背部,或使用机械震动器帮助痰液松动。
2.每个体位维持的时间应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和痰液排出情况灵活调整。
3.对于有特殊病史或并发症的患者,需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是一种有效的痰液排出方法,通过掌握不同肺叶的“黄金角度”引流姿势,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何颖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