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讯 记者范琛 3月31日,记者从山西省生态环境厅获悉,为了贯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加快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探索构建符合山西实际的碳普惠公众参与机制,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交通厅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山西省碳普惠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建立健全碳普惠管理机制,制定碳普惠管理制度及配套规则,规范碳普惠运行模式和核算方法学,加强对碳普惠公众参与平台运营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对减排量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推动山西省碳普惠公众参与机制有序运行。
《方案》明确,建立完善碳普惠减排方法学体系开展碳普惠减排方法学相关标准的制定、应用工作,建立符合山西省实际的碳普惠方法学库。鼓励相关单位、机构、团体等围绕居民“衣、食、住、行、用、办公”等生活工作各领域,开发低碳场景碳普惠方法学,报经省生态环境厅组织评估后,纳入碳普惠方法学库。相关方法学按照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的次序入库和应用,实现对各类低碳行为减排量的科学量化。
《方案》要求,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凝聚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山西省碳普惠公众参与机制建设。省生态环境厅负责碳普惠公众参与机制的总体协调推进,各相关部门结合部门职能,支持碳普惠建设运行。加强与省外其他地区在碳普惠领域的交流合作,探索碳普惠减排量跨区域互认。推动碳普惠机制与金融领域的创新融合,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开发多样化的碳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碳普惠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碳普惠与山西省碳金融、气候投融资试点、绿色金融协同发展。
同时,结合山西省实际,动态优化调整各类低碳行为减排量核算基准线,实现对公众绿色低碳行为减排量的科学量化登记,逐步完善碳普惠计算模型框架体系和方法学库,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强减排数据互联互通和滤重汇总,加强碳减排数据管理,保障减排数据公开透明、真实可信。加强全过程数据安全监管,完善数据安全防护技术体系和管理制度,保障公众个人隐私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