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医疗手术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2025-04-03 156

手术,作为现代医学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往往伴随着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这种情绪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可能对其生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因此,手术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介绍一系列科学、实用的方法,旨在帮助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应对手术焦虑,减轻紧张情绪,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

一、深入了解手术,消除未知恐惧

1.与医生充分沟通。患者在术前应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详细了解手术的目的、过程、可能的风险及预后情况。通过医生的解答,患者可以消除对手术的未知恐惧,增强对手术的信心。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正规医院网站、医学数据库等渠道,获取科学、准确的手术相关信息,进一步加深对手术的了解。

2.术前谈话和心理准备。术前谈话是心理护理的重要环节。医护人员应在术前一天到病房看望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可靠性,以及需要患者的配合事项。通过耐心细致的解答和安慰,医护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对待手术,减轻其心理负担。

二、心理准备与自我放松

1.积极心态与自我暗示。患者可以尝试用积极的话语进行自我暗示,如“我有信心度过这个难关”,以增强自信心。同时,进行放松练习,如深呼吸、冥想或瑜伽等,可以帮助身心放松,减轻紧张情绪。深呼吸时,患者可以试着慢慢地吸气,慢慢地呼气,重复几次,直到感觉更加放松。

2.适当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释放内源性的抗焦虑物质,如内啡肽。在手术前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但需注意,运动应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3.听音乐。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焦虑感。音乐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性的心理干预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心理护理中。

三、社会支持与集体力量

1.与家人朋友分享。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是无价之宝。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可以给予患者极大的心理安慰和力量,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手术焦虑。

2.加入病友交流群。患者可以考虑加入病友交流群或论坛,听取他人经验,感受集体的力量。在交流群中,患者可以与其他病友分享心得,相互支持、鼓励,共同面对手术的挑战。

四、专业辅助与心理干预

1.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若患者的焦虑情绪难以自行缓解,可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更具体的心理支持和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手术焦虑。

2.暗示疗法与转移注意力。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暗示疗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利用药效心理提高患者痛阈和对手术的耐受力。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书法、绘画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减轻紧张情绪。

3.药物治疗。对于过度紧张和焦虑的患者,医生可以在指导下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地西泮片、艾司唑仑片等抗焦虑药物,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但需注意,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

五、手术室环境与医护人员态度

1.亲切热情的接待。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应亲切热情接待,解答患者的疑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可靠性。同时,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

2.营造舒适的环境。手术室应保持整洁、安静,器械操作要轻,尽量不出声响。污染或带血迹的敷料要摆放有序,尽量不让患者看见。无影灯不要直射患者面部,以免增加患者的紧张感。

3.严谨有礼的言行。医护人员的言行要严谨有礼,术中术后不谈与手术无关且易引起患者猜忌的话题。对痛阈较低的患者,要做好心理护理,并讲明麻醉药对人体的作用与副作用,争取他们的合作。

总之,手术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通过深入了解手术、心理准备与自我放松、社会支持与集体力量、专业辅助与心理干预以及手术室环境与医护人员态度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患者创造一个更加温馨、安全的手术环境,共同迎接健康的明天。

杨梅 广西岑溪市妇幼保健院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