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急诊手术室护理中处理患者疼痛与不适的方法

   2025-03-27 110

在急诊手术室的紧张环境中,患者的疼痛与不适管理是提升医疗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有效的疼痛管理不仅能减轻患者即刻的痛苦,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恢复进程。以下将深入探讨几种在急诊手术室中常用的疼痛和不适处理方法。

一、术前准备

1.心理干预。许多患者在面对手术时会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加重疼痛感知。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耐心倾听其担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解释手术过程、可能产生的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帮助患者消除因未知而产生的恐惧。例如,对于即将进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告知其手术大致流程和术后可能出现的轻微疼痛及缓解措施,让患者有心理准备。同时,可指导患者运用放松训练,如深呼吸练习、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方法,在术前缓解紧张情绪,从心理上减轻对疼痛的敏感性。

2.疼痛知识教育。向患者介绍疼痛的产生机制、评估方法和应对策略,使其对术后疼痛有正确的认知,提高疼痛阈值和耐受力。比如,向患者解释疼痛评分量表的使用方法,让其在术后能准确表达疼痛程度,以便医护人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评估疼痛风险因素。全面评估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疼痛经历、手术类型和复杂程度、是否存在慢性疾病等因素,确定疼痛风险等级,为制定个性化疼痛管理方案提供依据。例如,老年患者且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其术后疼痛管理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因为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愈合可能较慢,疼痛持续时间可能更长。

二、术中管理

1.麻醉管理。麻醉师根据手术类型、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药物。全身麻醉可使患者失去意识和痛觉,但要精确控制药物剂量和维持麻醉深度;区域阻滞麻醉如硬膜外麻醉、神经阻滞等,能在手术区域产生良好镇痛效果,减少全身麻醉药用量和副作用。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手术进展和患者生命体征适时调整麻醉药物剂量,确保患者无痛且安全地完成手术。

2.体位管理。协助手术医生摆放正确舒适的手术体位,避免患者身体局部长时间受压或过度牵拉,减少体位不当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例如,在四肢手术中,使用软垫保护骨骼突起部位,防止压疮和神经损伤导致的疼痛。

3.体温管理。手术中密切监测患者体温,防止低体温发生。低体温会导致机体代谢减缓、凝血功能异常,增加术后寒战、疼痛等不适。可通过调节手术室温度、使用加温设备如暖风机、输液加温器等措施保持患者正常体温。

三、术后护理

1.疼痛评估。术后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数字评分法(NRS)等工具,准确了解疼痛的性质、程度和变化趋势。对于疼痛评分较高或疼痛突然加剧的患者,及时通知医生排查原因,如伤口感染、血肿等,并采取相应措施。

2.多模式镇痛方案。实施多模式镇痛,结合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和方法。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轻至中度疼痛;阿片类药物用于中重度疼痛控制,但要注意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局部麻醉药可通过局部浸润、神经阻滞等方式在手术切口周围发挥镇痛作用。同时,可辅助物理镇痛方法,如冷敷可减轻术后初期的肿胀和疼痛,热敷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3.伤口护理。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敷料,防止感染。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因引流管刺激或牵拉引起疼痛。在更换敷料或进行伤口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减少对伤口的机械性刺激。

总之,急诊手术室护理中的疼痛和不适处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因素,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全方位的管理和干预措施,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这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人文关怀精神,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刘苗苗 安丘市人民医院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