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医疗供应室如何清洗和消毒器械

   2025-03-27 116

在医疗环境中,供应室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负责医院各科室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的供应。这一过程不仅是保障医疗与护理质量安全的重要防线,也是预防交叉感染的关键环节。本文将详细探讨供应室如何进行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

一、清洗:去除污垢与残留

清洗是器械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彻底去除器械表面的污垢、血迹、蛋白质等残留物。清洗方法分为机械清洗和手工清洗两种。机械清洗适用于绝大多数常规器械,通过洗涤机的高压水流和洗涤剂,有效去除污渍。而对于精密、复杂的器械,则需在操作手册的指导下进行手工清洗,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及终末漂洗等步骤。在清洗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热水,确保器械完全浸泡在清洁液中,以达到最佳的清洗效果。

二、消毒:杀灭大部分微生物

清洗后的器械需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大部分微生物。消毒方法的选择需根据器械的材质、用途及污染程度来决定。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高温煮沸消毒和化学消毒。耐热的器械首选高温煮沸消毒,而湿化瓶、压脉带等不耐热物品则可使用含氯制剂、过氧化氢等化学消毒剂进行处理。在消毒过程中,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防止交叉感染。

三、灭菌:彻底杀灭微生物

灭菌是确保器械无菌状态的关键步骤,其目标是杀灭或去除医疗器械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根据WS 310.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的诊疗器械必须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方法多样,包括压力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等。其中,压力蒸汽灭菌因其高效、可靠,成为目前最常用的灭菌方法之一。在灭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时间,确保灭菌效果。

四、包装与储存:保护无菌状态

灭菌后的器械需进行妥善包装,以防止再次受到污染。包装材料应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阻隔性,能够保护器械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外界影响。包装过程中,应注意装配、包装、封包及注明标识等步骤,确保器械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应分类、分架放置于无菌物品存放区,并设置固定位置和标识,以便于管理和发放。

五、发放与使用:确保先进先出

在发放无菌物品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根据科室需求进行发放,并详细记录发放日期、名称及数量。在接触无菌物品前,操作人员需进行手卫生,确保双手洁净无菌。同时,应定期检查无菌物品的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一旦发现过期或破损的物品,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重新处理。

综上所述,供应室对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每一步都需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医疗器械的无菌状态,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朱青 河北省霸州市第三医院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