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什么是土壤耗竭?

   2025-03-26 171

土壤耗竭是指由于管理不善导致土壤养分耗尽,无法维持作物或其他植物生存。通常用这个术语来表示农业集约利用土壤所引起的变化,也指土壤的结构变化。土壤耗竭还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导致土壤耗竭的因素主要包括:

作物连作: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作物而不休耕,这种对土壤养分的过度开发和过度使用最终导致作物生长必需养分的缺乏,这是土壤耗竭的一个重要原因。

土壤侵蚀:表层土壤因风蚀或水蚀被带走,使含有作物生长所需养分的下层土壤暴露出来而进一步流失。人类活动大大加快了土壤侵蚀速度,在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区,集约化的耕作方式导致的土壤侵蚀率是自然水平的100倍。

不合理灌溉: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酸化、盐渍化、板结以及有害菌类大量繁殖等问题。另外,不合理灌溉不仅浪费水,而且使耕层土壤养分淋溶到更深土层,作物无法吸收利用。

土壤污染:滥用农药和重金属造成土壤污染,而土壤污染会破坏有益的土壤生物,最终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压实:土壤压实的增加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结构、通气、水分运移和养分状况。土壤压实增加土壤侵蚀的危险性,影响有机物质的矿化,根系生长受限,菌根菌丝的存在和分解者的有益活动受抑制,从而影响养分循环的速率,造成土壤有效水分、养分供应能力的减弱。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