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牙克石市的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
新华社记者李志鹏摄
初春时节,内蒙古牙克石市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冰雪消融,山岭轮廓尽显。林路相依,林城相融,构建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绝美画卷。
近年来,牙克石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通过修复治理湿地公园,打造城市生态名片。同时,该市因势而谋、顺势而为,让冬日湿地“冷资源”释放“热效应”,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湿地资源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因此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五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科学保护,筑牢环境基石
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是牙克石市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生态名片,发挥着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也是呼伦贝尔草原的重要生态屏障。
近年来,牙克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在牙克石市“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并在《内蒙古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内蒙古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暂行)》,为湿地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在实际工作中,牙克石市通过湿地保护恢复手段,提升湿地质量。当地开展围栏建设,实行封闭保护,使湿地资源免遭人畜干扰和破坏;积极探索多元化管护方式,使巡护工作逐步从传统的“人防”向“技防”转变。此外,牙克石市还建立网格化巡护管理机制,划分各类工作区域,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每周开展3~5次巡护,并在重点时期和重点区域进行重点巡护,从源头上遏制捕杀候鸟、破坏植被和下套偷猎等违法犯罪行为。
随着湿地公园管理的愈加规范,管护力度持续加大,保护措施全面落实,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动植物种类和湿地环境得到了良好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质量稳定向好。
内蒙古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副局长于锐介绍说:“目前,园内有维管束植物64科241属458种,野生脊椎动物32目75科192属315种,其中,鸟类22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9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8种,如东方白鹳、黑鹳、金雕、白头鹤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41种,如灰鹤、蓑羽鹤、白枕鹤等。”
开展宣教,提升环保意识
春季生机勃勃,夏日多彩嫣然,秋天诗画韵律,冬季雪海冰原……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将斑斓多姿的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相结合,推动“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一直以来,牙克石市秉持生态优先的理念,利用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内自然生长的本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工作。这有效保障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为把湿地的生态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进一步塑造和维护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独特的生态旅游景观,提升社会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牙克石市政府以免渡河湿地生态保护为核心主题,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普宣教工作。
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在公园内精心打造了一系列与湿地生态相关的科普宣教设施,建成功能完备的湿地科普宣教室,并安装了180余块标识牌,定期进行更新维护,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够随时获取湿地生态知识。此外,当地还印发了2万余册(张)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宣传图册和宣传单,广泛传播湿地保护理念。
近年来,牙克石市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契机,围绕活动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宣传模式,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线上通过网络直播、线上知识竞赛等形式,吸引了大量网友参与互动;线下则组织志愿者团队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地,举办主题讲座、展览等活动,向公众普及湿地保护知识。
多年来,牙克石市组织开展湿地研学活动,接待了全市中学生300余人,让学生们深入湿地公园,体验自然之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生态的意识。良好生态环境是牙克石市展示美丽城市形象的窗口,为广大群众带来了优质的生活体验。
牙克石市民于女士说:“如今,牙克石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大家生活得越来越舒心,好生态是生活品质提升的关键,也是牙克石最美的名片。我们每个人都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生态文明带来的福利,以后也会继续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
释放红利,实现绿色发展
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地处大兴安岭西麓,每年西伯利亚的寒流都会首先抵达这里。从11月到第二年3月,原有的大片湿地全部冻结成冰,这样的“冰”资源该如何实现价值转化?
近年来,牙克石市探索发展和保护湿地协同共生的新路径,借冰天雪地之势、扬绿水青山之长,集中发力打造冰雪“热产业”,让好生态、好山水成为“有价之宝”。
2018年11月,牙克石市被国家气候中心授予“中国冰雪之都”国家气候标志,利用这一优势,牙克石市深入发掘冰雪经济着力点,利用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内5个总面积为323万平方米的人工湖,发展冬季汽车测试产业,打造国家级现代服务业汽车测试产业基地。
冬季汽车测试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带动了呼伦贝尔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牙克石市经济转型带来了新方向。牙克石市也由此成为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部署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态示范区。
内蒙古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局长李春宇介绍:“目前,已有德国博世集团、瑞典埃特姆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冰峰汽车测试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入驻牙克石市。4家支柱企业现已累计完成项目投资4.3亿元,地方财政共投入约2.53亿元。”近3个测试年度中,德国博世集团、瑞典埃特姆公司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3家企业共累计接待测试车企236家、客户48122人次、车辆3337台次,总收入17518万元。
如今,牙克石市正在向打造国内首个以冬季汽车测试为主导的耐冷检验检测产业集聚区不断迈进。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来到牙克石市,带动了当地旅游和服务业发展,牙克石“中国冰雪之都”的品牌逐渐走向全国。
张景阳 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