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记者驾车从太原出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位于古交市杨家坡的南山生态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彩色沥青的柏油马路和“别具一格”的木栈道,当记者站在公园里望川广场上,向远眺望,古交市区的风景交织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以前,南山生态公园是重大地质灾害的隐患点,在汛期和雨季期间,这里洪水泛滥,坡体周边的斜坡和塌陷问题严重威胁着居民的安全,经过古交市政府的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这里变成了一座集观光、亲子、科普等多功能的生态宜居的后花园。
记者了解到,南山生态公园规划总面积约为14万平方米,生态修复工程投资约为6000余万元,主要是从基础土地平整到植被种植、景观打造、边坡治理、生态修复等项目进行了精心规划和严格把控,共栽植各类乔灌木11523株,铺设草坪及花卉29883平方米,绿篱镶边29455平方米。其中,打造彩色沥青路1200米,园区路700米、木栈道510米,这些改造项目不仅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更是促进了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如今的南山生态公园早已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来这里游玩的游客张女士说:“现在的变化真的是太大了。以前这里的步道都是水泥路,现在成了彩色沥青路,走起来感觉脚下很有弹性,不累脚。”
作为生态公园,这里的路灯、音响、休闲长椅等设施一应俱全,沿途还设有望川广场、忠义广场、远瞩广场、晨曦广场、八音台等5个广场,让游客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也能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
此外,古交市还按照轻重缓急对危害等级较高的其他6处隐患点进行了治理,这些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还通过采取生态修复及景观提升等综合措施,构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生态屏障,为城市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现代生态修复的典范。
南山生态公园的建设,不仅是古交市改善民生、优化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的举措,还是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更是为了坚持生态修复,建设生态宜居的绿色古交。
当记者走在古交市,如今,随处都可以看见那“一抹”绿色,这抹绿色已然成为古交的主色调,这种“见缝插绿”“口袋公园”的古交,让人们在家门口便能休闲活动,实现“推窗见绿、抬脚入园”的美好愿景。
科学导报记者 范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