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属于深度处理岗位,日常运行中就要用到7种化学药剂,一旦工艺指标控制不好,就会造成化工原料的浪费,这可都是钱呀,得想办法省下来。”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公辅厂污水处理车间工业废水处理工卫玲谈起自己的工作内容门儿清,算起了成本控制账。
每天上班,卫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原水,通过观察原水中悬浮物的多少和浊度的高低,她就可以确定是否需要“开”或者“停”凝聚剂加药泵,仅此一个行为,就减少了化工原料——凝聚剂的浪费。为降低还原剂和酸碱用量,她还密切监控纳滤、反渗透机组的进水氧化还原电位等,并根据电位的高低,适时调节了还原剂加药泵的出口开度。尤其是在化学清洗超滤时,PH控制过高会造成酸碱消耗增加,过低又会造成清洗不到位。此时,卫玲选择坚守岗位,并以高度的责任心,严密监控PH指标和酸洗、碱洗比例,为降低酸碱消耗作出了努力。
“在岗一分钟,尽职六十秒”,卫玲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23年,车间深处理岗位加装了两套二级反渗透机组,设备成功加装后,卫玲用行动诠释担当。
二级反渗透产水电导率是确保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一个关键性指标,为保障指标高效运行,卫玲就坚持每3个小时对二级反渗透产水电导率监测一次,并根据运行情况及时调节二级反渗透机组的产水浓水流量,既要保证浓水电导率合格,又要确保机组回收率不低于85%。
除此之外,在公司降本提质增效的号召下,卫玲动脑筋、用心思,凭借丰富经验,发挥技术优势,为减少系统消耗奉献着聪明才智。通过细心观察,卫玲提出了降低生产消耗的新思路、新方法。
有一段时间,生产系统混床进水电导率下降,不仅造成除盐水的浪费,还增加了酸碱消耗,导致加装二级反渗透机组后,除盐水的回收率始终没有量的突破。面对难题,卫玲没有坐、靠、等,她积极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并大胆提出增加曝气混脂操作的建议。经车间采纳实施,效果显著,不仅降低了酸碱用量,提高了除盐水回收率,还延长了混床的运行周期,每年可节约费用12000余元。
鲜花因汗水而绽放,事业因实干而兴旺。匠心从来不拘一格,每一位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做到极致的劳动者,都有自己的匠心之道:择一事,终一生,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我们勤奋努力,一样可以展风采作贡献。”卫玲坚定地说。
科学导报记者 王小静 通讯员 郭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