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五台县群山绵亘,山影葱茏,条条山路盘旋在绿水青山间,一坡坡绿茵与云雾一起印染着生态美的画卷。漫步水泉湾村,河滩旁的坪上泉水跃动着欢快的水流,叮咚作响,如丝弦般悦耳动听;泉眼清亮澄澈、甘冽如饴,汩汩泉水汇成小溪,宛如玉带,斗折蛇行,穿林而过,流向远方……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存之本。近年来,忻州市五台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持续开展岩溶大泉泉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在水上做文章,争做岩溶泉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生态补水筑牢根基
“清水河出华严岭,至段家庄入滹沱河。清泉各细流皆入归焉。雄山出秀水,秀水有灵源。”《大中华山西地理志》中详细记载。坪上泉域位于忻州市五台县南部约30公里的滹沱河与清水河汇合处的河谷中。因泉水出现“金丝鲤鱼”的奇妙景观,故此泉素有“石窟遨鱼”的美称。
近日,记者来到来到五台县水泉湾村,沿河而下,蜿蜒的泉水沿着小径一路流淌,在太阳的映照下,泉水波光粼粼、浮光跃金,不时有鸟儿掠过水面,流水声、鸟鸣声相互交织,宛若一首动听的歌谣。
“通过对坪上泉域的生态修复治理,可使泉域内长效保水保土,稳定泉域地下水资源量,并且保障水质保持良好水平,使坪上泉能够在全省水资源配置和调度、供水保障中,作为后备水源提供。”五台县水利局水资源股主任李志强说。
坪上泉是山西省十九大岩溶大泉之一,泉域以清水河流域为主体,坪上泉域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的重点在于对泉水流量和水环境质量进行保护与修复,该方案的实施有利于坪上泉水稳定出流和岩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利于泉域岩溶水资源的优化调配和高效利用,有利于岩溶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科学管理及生态环境改善等原则。
坪上泉域生态修复实施方案通过强化节约用水、合理配置岩溶水资源、有效实施关井压采、增加森林植被、进一步促进岩溶地下水位回升、增加泉口出流量、控制泉域内乡(镇)生活及工业废污水排放、加强煤矿开采对泉域水环境影响评价及污染防治等综合处理措施,使坪上泉域水生态环境状况进一步好转,使水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提高泉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现如今,随着泉域自然生态修复步入良性循环、泉域节水水平提高,逐步将坪上泉域恢复成为“流动的泉、绿色的泉、清洁的泉、安全的泉”,持续巩固好坪上泉清水长流、沿岸绿树连绵、城乡山川相融的自然山水风貌。
“我们坪上泉的水一年四季从不断流,水质优良、甘甜,从没有被污染、破坏过,我们村民从小就喝这里的水,它就是我们的‘幸福泉’。”已经80多岁的水泉湾村村民贺大爷一边打水一边感慨地对记者说。
每当雨季,水位上涨,坪上泉水喷涌而出,在村内道路两旁、沟壑内,涓涓流淌。附近的村民一代代在这里安居乐业,与泉水为伴,过着恬淡的生活。
久久为功美丽蝶变
“水质提升,家园更美,变化源于不懈地探索与努力。随着各部门不断加大保护力度,我们的水越来越清冽,树木越来越茂盛,山越来越迷人。”五台县水利局副局长张勇一脸幸福地细数着变化。
在面对治水难题时,五台县各部门通力合作,在水源涵养工作中对清水河干流南坡至入滹沱河河口段规划封禁和水保防护林;在污染源综合治理工程中限肥禁药,推广有机肥、禁止在泉域重点保护区建设养殖场;在人工湿地建设工程中对清水河支流移城河松家庄村—南坡村段规划建设堤内人工湿地。
“坪上泉岩溶水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地下水系统,它在形成、演变和改造过程中,主要受自然地理、地质环境因素所控制,人为因素现仅为次要因素,因此可视为单纯的自然系统。”李志强如是说。
在开展岩溶泉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中,五台县根据泉域水质重点保护区域划定范围,针对可能影响泉域水质的问题采取了措施,如对可能影响岩溶泉水的散井采取了封井等措施,并在范围内兴建污水处理厂。
针对坪上泉域重点保护区、泉源区、补给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河流强渗漏段等重要敏感区的现有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村面源等污染源,结合地表水功能区的水质要求,采取污染源处理、分流、截污、生态拦截、河道治理等综合治理工程。
现在的泉水清透、树木葱绿、天空湛蓝,是五台县呵护绿水青山、擦亮生态底色的生动写照。
绿色发展底色鲜亮
“水质清冽的坪上泉水几十年来一直哺育着周围的村民,是周边群众生活饮用水的重要水源地之一,同时它还承担着耕地灌溉和家畜饮水需求的重任。”五台县水利局办公室主任王巍坤很是自豪。
近年来,五台县立足县域实际,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积极推动坪上泉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截至2023年12月,五台县国考断面中清水河坪上水质为I类,“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景正在呈现。
泉域治理需要持续发力。五台县在坪上泉补给区内建设水源涵养林,遵循宜农则农、宜林则林、适地适树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人工干预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同时立足于岩溶泉生态系统动态平衡与良性循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辅之以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结合、多种工程技术措施并举。
“坪上泉域的水质重点保护区主要范围为清水河及其支流,为保证其水质安全需在河流的上游地区建设人工湿地工程,通过人工湿地物理、化学及生物等综合作用,净化河流水质,减轻废污水下渗对岩溶地下水的污染。”李志强说。
同时为了加强泉域文化保护和传承,五台县结合泉源古建风格,融入现代园林设计思路,建设泉源区以岩溶泉为主题的泉源景观工程;根据历史记载复原古代建筑,还原历史原貌。
涓涓“幸福泉”,滴滴润民心。五台县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坪上泉水环境“面子”更美了,“里子”也更亮了,泉眼更清了,溪流更长了,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秀丽画卷徐徐展开。
科学导报记者 魏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