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民更换防跑偏装置
8月30日,在山西焦煤山西焦化储备煤厂配煤车间,《科学导报》记者初见杨振民,他正在加紧制作一个零部件,经询问,得知是皮带平滚纠偏装置部件。他向记者介绍,日常皮带运行中,皮带有时会跑偏,导致皮带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为延长皮带寿命,通过现场观察,就想出这个“金点子”,希望及早应用到现场。调入储备煤厂配煤车间3年来,操作工杨振民用实干、苦干、会干,成为车间“粉尘治理、降本增效、设备维保”的中坚力量。 “我和小杨共事3年了,这娃点子多、会技术、人踏实,还能干,是青年职工队伍中的佼佼者。”说起杨振民,车间总值班长卫铁娃赞赏地说。 杨振民所在的班组,主要承担车间高难度的工作任务。由于会钳工、焊工技术,维修经验又丰富,面对各种难题,他总会选择冲锋在“第一线”。 储备煤厂配煤车间新煤场负责公司进厂原料煤的储存和焦粉粒焦产品储存任务,由于风吹日晒等原因,导致抑尘网多处损坏,影响了周边作业环境,车间决定更换损坏的抑尘网。 这一任务落在杨振民和同事肩上。然而,损坏的抑尘网数量多达288块,每个尺寸足有385*3000mm,且作业位置不一,离地面高度约在1~15米之间,属于高空作业,更换难度较大。但真金不怕火炼,为提高工作效率,杨振民发挥技术优势,现场测量高度、分类统计,利用距离地面最近的抑制网多次模拟实验,最终找到高效快捷的安装更换流程,并和同事加班加点,利用2天完成更换工作,消除现场隐患,还为公司节约维修费用1万余元。
制作锯齿型清扫器
据了解,这是杨振民主动请缨解决难题的写照。日常运行中,聚氨酯清扫器由于材料性能,皮带运转半年左右,就会出现胶接口起皮、覆盖胶磨损严重的现象,导致皮带更换成本增加。为破解难题,车间开展“降低清扫器对皮带磨损”的金点子征集活动,杨振民也向难题发起挑战,工余时间就深入现场查看清扫器运行情况,在与师傅商讨后,找到突破口——建议制作锯齿型清扫器。为节约材料,他们选择用废旧皮带和角铁制成新型清扫器,而且成本为每件40元左右,与原清扫器每件2800元相比,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目前,已制作完成清扫器3件,投运并推广至车间3个岗位。 “哪里有难题,我就打到哪里。”看似杨振民的一句玩笑话,但他却用实际行动作答。 在杨振民工作岗位,一个砌墙而立、似刮板样的工具引人注意,它足有2米长,经询问才知这是杨振民和班组成员的“杰作”。“可别小看这个小工具,它在清理积煤作业中发挥了大作用,省时又省力,解决了积煤难清理的棘手问题。”同事孔令春非常看好这个工具。 原来,皮带岗位职工在清理积煤时,由于空间狭小,清扫工具很难彻底扫到积煤,职工清理时,需绕皮带两侧来回走动100余米,同时,清扫时还存在人易碰伤的隐患。了解到现状,杨振民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空闲时间就琢磨制作了积煤清理刮板。一经皮带岗位职工试用,就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好评。随后,他与班组职工快马加鞭,制作完成30余个清理刮板,成为岗位职工清扫的“得力助手”。
制作皮带防跑偏调整架
从绿色军营到平凡岗位,34岁的杨振民倾心倾情站好每一班岗,多年如一日的勤奋与坚持,就像一颗螺母一样,拧到哪儿都不会“松劲”。
科学导报记者 王小静 通讯员 郭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