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盛夏时节,记者走进阳曲县西凌井扫峪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白墙灰瓦的房舍和干净整洁的道路,漫步在扫峪村,时刻都能感受到美丽乡村的发展新“气息”……
“如今村子里环境整洁,村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村庄也越变越美。”驻村第一书记王和对记者说到。
为了打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近年来,扫峪村大力开展和美乡村建设,以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便利、人居环境舒适为发展方向,坚决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和长期工作来抓,因地制宜开展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农村改厕等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同时,驻村工作队积极协助村“两委”在村内设置生活垃圾收集桶20余个,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清运,并对村集体土地上的私搭羊圈、私设围挡、杂物堆放进行了集中清理整改,将农户家门口的墙面进行了美化、原裸露地面全部实现了水泥硬化覆盖。
扫峪村村民田爱青告诉记者:“维护村子形象,保护村子环境,已经成了村民们的共识。大家都很自觉,从来不会乱扔垃圾,看见哪有垃圾我们就自己捡了,现在村里人的凝聚力更高了,大家团结一致,劲往一处使,一起维持村子的干净整洁。”
不仅如此,扫峪村村民还积极开展环境治理及“六乱”整治宣传工作,教育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革除陈规陋习,先后开展入户宣传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50余份,常住农户67户全部覆盖,村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100%,形成了全村参与的良好氛围。
“去年,扫峪村积极对接相关部门推动饮水提升工程建设,新打420余米深井一座,铺设自来水管网3000米,解决了村民长期以来饮水困难的问题。”王和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一直以来,扫峪村坚持党建引领,落实村干部责任包保制度,分组包保,组织党员入户与村民开展卫生大扫除,出动机械200多次和人工500多次,清理垃圾50多吨,清理违建7处以及乱堆乱放20多处,进一步强化了人居环境整治。
此外,扫峪村还成立了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扫峪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办法》,全面建立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目前,扫峪村积极开展人户环境整治活动,还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着力建设宜居意义也得和美乡村,并连续多年荣获“山西省文明村”称号。
谈及村子里的变化,82岁的村民李怀牛说:“你看,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打开水管就有自来水,再也不用担心下雨水浑了,以前我们吃的是下雨存的井水,水浑要澄,现在用的自来水,方便又放心。”
如今,扫峪村真正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活力,把家乡建设成为产业兴、村庄美、人心齐、百姓富的美丽幸福乡村,绘就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科学导报记者 范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