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阳泉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73,同比下降4.6%,改善率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9,全省第1;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3%,实现“六连降”,创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优良天数比例为72.3%,已连续3年稳定达70%以上;空气质量6项污染物“五降一平”……
一组组喜人的数据,反映出阳泉市铁腕治污的工作成效,也见证着阳泉市生态环境局城区分局大气科科长康国胜和他的同事们勠力同心守护蓝天的担当与执着。
近年来,康国胜带领科室同事们,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要求,在工作任务重、科室人员少、繁杂事务多的情况下,精准施策、靶向攻坚,确保治理实效,持续推进区域深化治理,为促进区域环境质量的提高和改善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担责于身彰显环保铁军精神
使命在身、责任在肩。面对内容艰巨且繁杂的大气污染防控工作,康国胜时刻保持着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高度的敬业精神。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经常出现要求时限办结的事件,在这种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加班加点成为了工作的常态。康国胜和同事们经常一工作就到了深夜,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
2019年,经过反复对接、修改文稿、画图制表……康国胜成功制定了《阳泉市城区打赢蓝天保卫战2019年行动计划》《开展阳泉市城区生态环境保护“夏季攻坚”行动》《在全区工业企业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千企千策服务企业“春风”行动实施方案》《城区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方案》,为阳泉市城区大气污染防控工作保驾护航。
期间,康国胜的母亲因胃病住院,孩子也恰恰手部骨折同时住院,而由于需要编写和实施秋冬季大气环境管控各项措施,康国胜不得不医院、单位两头跑,忙得焦头烂额,但他从没叫过苦喊过累。
去医院探视母亲的病情,再看看孩子的身体恢复状况后,康国胜就马上回到单位加班加点收集材料、归纳总结、编写文件。为了让工作更加细致并且落到实处,几乎天天到企业、工厂等现场落实具体细节,但从没有因为母亲、孩子的事耽误一点工作。
不推脱、不计较、不抱怨……康国胜以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业务技能,多次成功完成各项工作。
在阳泉市接受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工作期间,为按时上报工作情况,康国胜经常连夜收集整理各项情况,编写报告和总结。60多个日日夜夜里,康国胜亲自编制工作简报80余期、向相关单位下达攻坚任务督办函30份。由于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康国胜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同事们劝他要多加休息,但工作不等人,稍事休整后他又马上重新投入工作。
“大气污染防治刻不容缓,要想打赢这场‘攻坚战’,必须得一鼓作气,容不得半点懈怠。”康国胜说。
无数个灯火通明的夜晚,数不清的夙兴夜寐,见证着康国胜和他的大气科同事们一步一个脚印的执着和付出。
强素质提能力护航企业绿色发展
爱岗敬业也需要党性修养和扎实知识做后盾。“只有从理论上武装自己,才能为发展好各项工作夯实基础。”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康国胜见缝插针地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对环保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了系统钻研和潜心学习,同时积极了解中央、省、市、区环境保护工作新动态,新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加强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做到了“学中干、干中学”。
学用结合,精准帮扶。面对企业难以解决的“清零”问题,康国胜熟练地将技术规范运用到日常各项工作中,在督导企业加快推进污染防治和环保设施改造的同时,与企业共同研究探讨防治办法,并积极邀请环保专家会诊指导,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
在阳泉市开展的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千企千策”服务企业“春风”行动中,康国胜实地对辖区企业进行逐一现场勘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帮助企业分析污染原因、查找企业污染漏洞,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整改方案,帮助企业进行行之有效的整改,让企业以最小的经济投入、最短的建设时间、最佳的技术路线、最优技术方案实现达标排放、绿色生产。
与此同时,康国胜走进企业,向企业普及、宣传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典型案例等知识,提高企业知法、用法、守法意识,引导企业绿色、良性发展,促进企业全面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打造新型绿色企业,进一步增强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确保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推进和落实,为改善阳泉市环境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踏浪前行风正劲,不负韶华争朝夕。“我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积极担当作为,做一名合格的环保卫士”,康国胜表示,他会继续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担当,奋力为阳泉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邵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