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张海龙:坚定不移打好“生态”牌

   2024-07-26 137

在他的办公桌上有成摞的书稿资料,内容大多数都与环境污染治理有关,他笃信力量源于责任,精神贵在坚持,他就是省生态环境规划和技术研究院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技术部部长张海龙。

知责于心履责于行

2007年,张海龙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同年入职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刚上班的张海龙,不仅从最基本的污染物质平衡计算、污染模型预测学起,而且每天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工作时他都会达到忘我的状态。

由于他在工作中表现突出,2016年张海龙担任原省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所所长。这一年,他的空余时间几乎被工作占用的寥寥无几,6月,一件棘手的工作至今都让他记忆犹新。

据张海龙回忆:“当时,废矿物油‘土炼油’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经省主要领导批示,要求全面排查、论证清楚全省现有废矿物油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状况,并提出整改措施和推进发展技术要求。承接这个任务后,我们团队每天都顶着烈日,跑遍了全省十几家废矿物油处理企业,迅速形成调研报告,提出处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直以来,张海龙勤思践行,持续在污染防治攻坚、“无废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技术支撑,高标准支持服务环境管理。从2018年起,他参与“静乐粗笨泄漏”“平定7.5危险废物非法倾倒”等多起危险废物和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消除二次污染。

不仅如此,张海龙还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各级环境保护督察、媒体曝光的数起涉冶炼尾渣、粉煤灰等的环境污染案件中,积极开展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定整治技术方案,作为案件办理和企业整改的技术依据。

2018~2020年,他组织对全省5000余家危险废物产生及利用处置企业开展调查评估,研究危险废物收集处置设施总体布局方案和建设要求,制定出了《推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监管的实施意见》。

面对困难和危险,张海龙勇于担当。2020年,他开展了全省医疗废物补调查评估,从收集、转运、处置及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52条医疗废物补短板任务清单,由省政府以“特急”等级文件发各市落实,建立起覆盖县乡村的医疗废物收集体系,满足中长期发展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需要的医疗废物处置能力,筑牢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底线。

与此同时,张海龙还聚焦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短板弱项,累计完成各类科研和技术咨询项目200余项。

在环境治理的道路上,从来没有终点。近年来,张海龙默默耕耘,以不懈的追求在创新的领域中留下了独特的光芒……

乘风而上绿色创新

2022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后,张海龙担任省生态环境规划和技术研究院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技术部部长。同年,他牵头成立了省级无废城市建设技术帮扶团队,并制定完成太原、晋城“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从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源固体废物等五大类废物及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设任务和工程项目清单。

为更好地开展“无废细胞”建设,张海龙组织完成了山西阳光焦化“无废集团”建设实施方案,此方案对“无废细胞”一个点的建设带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具有较大的示范意义。

2022年起,新污染物治理成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的重要任务之一,张海龙协助起草《山西省新污染治理工作方案》,统筹谋划新污染物近5年的“筛、评、控”和“禁、减、治”工作任务;2023年,他带领团队在全省122个行业,完成纳入调查统计的1500余家企业,4000余种化学物质基本信息、详细调查及重点管控物质调查和审核,顺利完成全省两轮新污染物调查评估,并持续支撑新污染筛查评估与治理等任务。

节假日加班,熬夜研究是张海龙的工作常态,聚焦我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煤矸石等产量存量大、利用处置难的局面,他深入开展煤基固废利用处置问题分析,从降强度促减量、推动多元利用、规范末端处置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同时,开展煤矸石用于损毁土地协同生态修复等规模化消纳路径环境保护研究,助力打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进入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张海龙在面对我省焦化行业利用焦炉自行处置危险废物种类繁杂、协同处置设施设备不健全、操作过程不规范等问题中,经过3年的研究,于2023年起草完成《炼焦化学工业危险废物焦炉协同处置环境保护技术规范》,该成果出台对规范焦化企业危险废物焦炉协同处置过程,防范环境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干一行,要爱一行。在工作中,一定要把事情做好才行。”张海龙说,环保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实现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思想转变,才能在工作中做出一定的成绩。

邵康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