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两颗“世界之首”科研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2024-08-09 128

科学导报讯 近日,国家航天局在京举办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和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投入使用仪式,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代表出席仪式并共同签署了卫星投入使用证书,卫星运行相关单位签署卫星长期运行管理协议。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出席仪式。投入使用仪式由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孟令杰主持。

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和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作为我国《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首批启动的科研卫星任务,经过在轨测试和试运行,功能和性能满足卫星工程研制建设总要求,目前卫星在轨状态良好。

作为世界首颗采用激光主动探测手段的高精度大气环境遥感卫星,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可对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气体、温室气体、云和气溶胶以及陆表、水体等环境要素,开展大范围、连续、动态、全天时综合监测,并首次实现了全球全天时1ppm(百万分之一)高精度二氧化碳柱浓度探测。发布的首批应用成果,包括首个高精度全球全天时二氧化碳柱浓度分布图、首个全球二氧化氮柱浓度遥感图、全球臭氧柱浓度遥感图、全球PM2.5产品分布遥感图等20余项产品。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又称“句芒号”,是世界首颗森林碳汇主被动联合观测的遥感卫星,可探测植被生物量和植被生产力,同时满足地理测绘、灾害评估、农情遥感等需求。该卫星实现了对森林植被高度、生物量、叶绿素荧光的定量遥感探测,提升了我国和全球森林碳汇监测能力。发布的首批应用成果,包括海南岛叶绿素荧光空间连续产品、东北虎豹公园生物量反演产品、京津冀地区冬季小麦产量和夏季玉米生物量等20余项产品。

两星在轨测试期间,在生态环境、林业和草原、地理测绘、气象、农业、应急减灾等多个领域,均展示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两星投入使用后,将对大气环境与陆地生态系统开展监测,为建设美丽中国,有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宋晨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