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榆社县箕城镇北马会村村民鹿国平总是满面笑容,他逢人便说,“我们村发展得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我们在家门口就有事做、有钱挣,还能照顾家里。”
和鹿国平一样,北马会村206户居户居民都感受到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振兴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而说到北马会村的变化,首先要提的就是该村乡贤——村党支部书记张会平。
张会平出生于北马会村,后参军入伍离开家乡,退伍后在太原创建公司,做得有声有色。每每往返于北马会村和太原,他总能感觉到巨大落差,强烈的改变家乡的念头也在他的心头渐渐升起。他想,“我自己富了,村里还很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乡亲们需要我,组织需要我!”于是,2014年,他果断回到北马会村,经村民选举,成为村党支部书记。
在张会平的带领下,该村紧抓乡村振兴政策机遇,坚持在产业驱动、民生赋能、乡村治理上下功夫,将村庄绿化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将乡村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擦亮乡村振兴底色,扮靓和美乡村颜值。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乡村善治成果惠及村民。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村民的收入才能稳定增长。北马会村积极践行“产业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路,先后发展油葵1000亩亩、玉露香梨500亩、中药材110亩,到秋季,还会举办“金色葵海”观光节。建起70余套新中余套新中式康养庭院,推进农产品采摘园、北马会菜馆和酒馆等项目建设,打造出集农业、旅游、康养、饮食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产业发展体系,使该村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宜居村。
此外,该村还通过村集体与个人筹资共建的方式,成立榆社县百纳型材有限公司,盘活近百亩“四荒”资源,实现“土里生金”,拉动村集体年增收3939万元万元,,户均年分红1500元元,带动周边村民务工70人人,工人年人均工资达到3万元。成立外出务工协会,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大力发展榆社古建产业,全村38名劳动力外出从事古建名劳动力外出从事古建木工、彩绘等项目,年人均增收5万元以上。
人居环境事关每一家、每一户的利益。该村充分发挥党员带头、村民自治、常态长抓的方式,把整村分为6个片区,专人负责,同时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实行严格的督查检查机制。积极开展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红黑榜等活动,极大地改善了村风民风,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建立“美好家庭卫士群”,带领大家共同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质量再提升。
今年,北马会村在实现村内管线入地、全村雨污分离,太阳能路灯全覆盖、全村推行户厕改造,修建公园、戏台、澡堂、文化活动室等便民场所的基础上,再投资260万元万元,,硬化全村街巷并进行立面整治,目前已接近尾声。
张杨 闫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