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延河泉域:万年名泉润古今 治水兴水谱新篇

   2024-08-09 208

巍巍太行,古韵晋城。站在桥上观看沁河,这座山西晋城市境内第一大河、黄河的一级支流在阳光的映射下波光粼粼。沁河,晋城的“母亲河”,唱着欢歌一路走来,在东冶镇马山村东面的香炉峰下接纳了一股奇特的泉水——延河泉,泉水清澈见底,两岸植被茂密,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太行山南端,以自己独特的优势造福阳城百姓。

上古名泉万年流淌

延河泉古称“百眼泉”,是山西省沁河流域内流量最大的岩溶泉,由延河泉组、夏河泉组、霍泽河口泉组组成。泉域处于太行山南段,属构造剥蚀山区,基岩裸露,沟壑纵横,河谷坡降大,全区四周高、中间低,向沁河河谷倾斜。根据记载,延河泉形成距今约有200万年历史。据清朝《阳城县志》中记载:此泉“温泉百眼争出,亿万明珠喷散。睡眠严冬草藻,茭芹竟川含绿”。

站在泉口的栅栏旁边,看着泉水自山脚下一石洞喷涌而出,清澈见底,和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清洌的泉水一年四季流淌不断,咕嘟咕嘟冒着水泡,单凭肉眼很难看出它平静的外表下,水流量却达到每天约31万吨。阳城县北留镇兴润供水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没有受到采矿等外界因素影响,延河泉水流一直很稳定,大旱数月不见其减,阴雨连绵不觉其添。”

清澈的泉水从岩石缝隙中一刻不停地涌流而出,汇成5m3/s的水流加入沁河,流入黄河,奔向大海,源远流长。泉水出口处以外形成数百平方米的小小人工湖泊,通体透亮,晶莹泛光,深度3至5米不等,水底一块碎石或是一抔沙砾,四时历历在目,清晰可见。即使阴霾天气也能一览无余。站在人工湖泊边上看过去,蓝天白云,奇草异木,嶙峋怪石,万千景物,倒映其中,微微晃动,柔情万种。湖内奇形怪状的水草在碧水拥扶下摇晃不止,似要倒下,却又坚固异常,年复一年。这里到沁河几百米的距离,泉水缓缓流淌,无声无息,出奇地静,置身湖边,觉得五脏六腑都神清气爽。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延河泉水冬暖夏凉。原来,泉水是地下水汇集起来,靠压力自行流出的,水在地下流动,不受地面气温的影响,它总是像春秋天一样的温暖,而空气的温度,在冬天和夏天却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在地下水位压力的作用下,山泉便以自身基本恒定的温度源源不断地流到地面上,不受季节、气温的影响。

不夷不惠泽被古今

延河泉作为山西第一大泉,泉水流量稳定,水质良好,不仅承担着晋城和阳城供暖所需要的资源,还为全国作第一个“西电东送”示范工程的阳城电厂提供着充足的水源。阳城电厂设计者们独具慧眼,经水利部专家多年考察,将其定为阳城电厂的水资源供应地,在泉水旁建起了规模宏大的提水工程,两排粗大的管道并列穿越沁河底部,翻山越岭将水引至北留,强大的电流通过空中走廊南下江浙地区。

走进位于阳城县北留镇的阳城电厂,繁忙的生产景象展现着山西省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活力。该电厂总装机容量427万千瓦,其中火电330万千瓦、新能源97万千瓦,是我省最大的发电企业。为缓解经济高速发展的江苏省用电紧张局面、带动山西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从“用”到“赏”,延河泉不仅为晋城百姓提供了生活保障,也为晋城带来独特的魅力,让来此游玩的人们流连忘返。杜河水电站大坝是沁河第一坝。闻名遐迩的九女仙湖旅游区位于阳城县东部太行山沁河峡谷中,东距晋城市30公里,西距阳城县20公里,是由杜河电站蓄水而形成的高峡平湖,湖面长10余公里,湖宽100~500余米不等,总面积13平方公里,是晋城市重要的自然风光旅游景区之一。杜河电站建成以后,沁河回水直达延河泉以上河槽,形成巨大的九女仙湖景区。

传说中玉皇大帝的第九个女儿居于湖中的九女仙台又常在湖中沐浴、游玩,因此,人们就称该湖为“九女仙湖”。景区内处处成景,步步生幽,主体景观有九女仙台、白云洞、被称为“海眼”的黑龙潭、休闲养生的小涧河峡谷、山西第一大泉——延河泉、亚洲第一火力发电厂——阳城电厂提水工程、自助攀岩、挑战极限的云岭绝壁及雪瀑飞泻的杜河大坝等景点。

从杜河大坝溯流而上,湖水像是大块翡翠,九女仙台矗立在水中,两岸青山略无缺处,五洲游客荡舟吟唱,捕鱼人家歌声互答,山石草木映在湖中,侯月线上火车飞奔,黑龙潭小巧精致,卧龙湾万千气象。置身九女仙湖景区,眼前是晴波潋滟,碧水万顷,耳中是神奇传说,娓娓道来,脚下快艇轻捷,破浪而前,身周危崖对峙,柳暗花明,水上人家怡然自乐,山间号歌则粗犷缠绵,加之水气清香,随风徐来,使人心旷神清。

治水兴水持续发展

延河泉全域面积为2765平方公里,随着区域经济高速发展,工农业生产用水逐年增加,人为开采泉水量增加,延河泉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岩溶地下水位处于下降趋势,个别地区下降近30米。延河泉水是晋城市的重要资源,加强延河泉的管理与保护,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晋城全市水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切实把开展主题教育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结合起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水利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切实把主题教育学习成效持续转化为造福人民、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果。

晋城市水利主管部门严格贯彻落实《山西省岩溶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提出的延河泉管理目标和措施,划定了泉源重点保护区、水量限控保护区、水质重点保护区和煤矿带压保护区。此外还在泉域中部、南部裸露岩溶区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入渗补给。

晋城市水利部门开展延河泉域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强化泉域水资源保护;严格地下水生态保护,关闭中心城区水井7眼,加快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严格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完成全市万方以上工业服务业用水计划管理全覆盖;积极推进节水型企业创建,完成6家节水型企业评估,率先在化工等高耗水行业建成一批节水型企业;加强节水宣传,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时间节点开展节水宣传,在全市营造浓厚的节水、护水、爱水宣传氛围。

2024年,晋城市水务局对标2024年全国和全省水利工作会议部署,牢固树立“四个更加注重”的理念,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通过对延河泉域水资源的管理保护,璀璨如明珠的延河泉将为晋城市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奋力开拓晋城市治水兴水新局面,为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三晋治水兴水新篇章贡献晋城力量。

科学导报记者 隋萌 李恒松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