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飘逸,碧水清波荡漾,乡村美景如画。从草木葱茏的太行山脉,到出门即景的城市公园;从开窗见绿的宜居城市,到依山傍水的美丽乡村……放眼风光旖旎的长治市潞城区,山如黛染、水似碧玉,绿水青山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的自然画卷。
美不胜收的“景”色背后,是潞城区力争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潞城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毫不放松抓好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以坚定的信心决心,将生态环境保护答卷写在碧水蓝天中。
久久为功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夏日的浊漳河碧蓝而宁静,河畔绿植随风摇曳,成群结队的鸟儿或嬉戏于碧波之上或翱翔于湛蓝天空,不仅成为市民眼中一道灵动的风景线,也为浊漳河增添了几分生机。
“每天到这里散散步,和老朋友聊聊天,空气清新,凉爽宜人,惬意得很!”生活在潞城区多年的周先生感叹道。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这是生活在潞城区市民的共同感受。
碧水、蓝天、净土,是最基本、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色发展理念已贯穿潞城区发展的各领域。潞城区把好环保闸门,持续打好污染防治“三大保卫战”,既出雷霆之举,又下绣花功夫,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入推进焦化、化工、钢铁、电力等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51家重点排污企业全部完成脱硫、脱硝、除尘、烟气、VOCs治理和超低排放改造,26家涉VOCs企业全部完成治理任务,38个在线监控设施全部完成市级联网工作;实施热电联供和清洁取暖工程,在热电联供方面,累计取缔燃煤锅炉297台、替代土小锅炉1918台,年减少燃煤5万余吨;加强道路洗扫除尘,坚持每天16小时对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精细化清扫保洁,加大对G309、G207洗扫力度和频次,交通、交警部门加强路面联合执法,强化移动源管控。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在辛安泉饮用水源地实施泉水出露区生态修复工程,对辛安泉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全面实施围网禁耕;在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工程中按照“查、测、溯、治”及规范化管理,定期开展水质监测,严格要求潞宝、天脊集团、天脊潞安对入河排污口严格监管,达标排放,发现问题及时排查、整改;在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中浊漳南源生态治理工程河道清淤工程已完成14.06公里淤泥清理,清理河道底泥45万方,完成淤泥晾晒场地一座,淤泥干化场站2座,完成淤泥干化设备2套,2#、3#干化场站淤泥进行干化处理,污水处理,生态绿坝正在施工两座,绿化工程初步设计完成。
切实抓好土壤污染防治。深化工业固废治理,潞城区产废企业共56家,均完成产废单位自查和危废评估,并上报了整改报告;强化危险废物管控,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和联单管理制度,建设一批高标准危险废物暂存间;加强矿山生态修复,潞城区5座矿山完成年度生态修复任务并通过工程验收,累计修复面积482.1亩,剩余11座矿山除2座正在基建作业外,其余9座矿山均在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转移和倾倒工业固废行为,长治市生态环境局潞城分局持续加大对工业固体废物排查整治,通过摸排历史遗留固废量为0。
空气更清新、河水更清澈、环境更优美。生态环境改善带给潞城人民越来越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如今的潞城区,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铁腕治污严守生态保护高压线
漫步素有“上党小江南”美誉的潞城区辛安泉镇南流村,小桥流水、绿意盎然、干净整洁,河畔的微风和清澈的碧波一同勾勒出山环水绕的世外桃源。
“每到周末,我们就会来这里游山玩水,乘坐游船在青山绿水间赏景,这里水清岸绿,鸟语花香,看着美景让人打心底里高兴。”家住潞城区的王女士表示,现在南流村越来越美,名气越来越大,一到节假日,就会到这里打卡拍照。
近年来,潞城区扎实推进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严肃查处破坏污染生态环境问题,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场接一场的战役使潞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发生了巨大转变。
督察交办问题整改方面。2024年以来,生态环境部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工作组累计向潞城区推送环境问题44个,涉及工业企业33家,移动源11家,其中立案处罚9个;2024年3月,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第三轮次监督帮扶工作组对潞城区开展了监督帮扶,其间共计反馈潞城区15家企业40个问题。
行政执法方面。全年检查各类排污企业516家次,累计查处各类案件24件,其中在线监控类案件5件、移动源类8件、含涉及移送行政拘留1件;开展涉水环境污染问题专项执法检查,上半年共计发现问题16个,均已立行立改;开展夏季臭氧VOCs重点排放企业专项检查专项行动,截至2024年6月底,累计检查企业30家,发现问题7个,全部为立行立改问题;长治市组织的交叉检查组,检查企业18家,发现立行立改问题8个,1个立案处罚。
有效防范环境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共检查企业80余家,发现存在环境问题6个,目前已完成整改;6月28日,在潞城经济开发区(东区)博奇公司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应急演练,相关单位150余人参加演练。
一件件工作的落实,一点点成绩的取得。潞城区生态文明建设一路奋进,生态保护步履铿锵,发展底色绿意渐浓。
强本固基擦亮绿色生态新底色
每天,市民们在潞城区南华公园散步健身,在街道广场草坪上享受休闲的美好时光。放眼皆是绿意,入目尽为鲜花,随手一拍,便是美丽风景照。不少市民不禁感叹,潞城区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景更美了。
良好的生态环境,来自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的有力保障,潞城区实实在在地打响了一场生态环境治理的硬仗。
严格落实项目环评制度,严把产业政策准入和项目选址关,对选址选线敏感、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超标、环境风险较大的项目科学决策,严格环境准入,起到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
依托政务服务中心,积极参与项目联审联批联合办公,实行“一口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全程监督”的项目并联审批运行新机制。根据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部署,在开展整治当中紧盯阻碍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切实形成严管严查高压态势,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按照方案要求建立工作台账,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局牵头股室每周按期向区工作专班报送相关周调度统计表和工作进展报告等资料。
坚持用新理念补旧短板,把历史包袱变为时代财富。奋进的山西卓越水泥有限公司坚持科学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扎实推进“绿色工厂”建设,改造包括窑尾新增SCR脱硝装置、对窑头低氮燃烧器和厂区各除尘器的滤袋进行升级改造、水泥磨增设CEMS设施等内容。按照“应收尽收”原则配置废气治理设施,各污染物排放稳定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公司建设有环保管、控、治一体化平台,安装环境空气质量微站、TSP浓度监测仪共42套。接入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治理、清洁运输等数据,使对应的生产、污染、治理过程同步展现,并能够实现后台自动监控、主动干预、实时记录的效果,使环保治理工作逐步走向智能化和自动化。山西卓越水泥有限公司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是潞城区紧抓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
晴日下蓝天白云悠然自得,夜深时星空浩瀚辽阔无垠;河湖荡起的涟漪映照着张张笑脸,鸟儿飞过枝头与游人比肩赏景……美丽的生态画卷为潞城区人民带来了更加充分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绿色是潞城区最鲜明的底色,生态是潞城区最大的优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美丽潞城建设已积厚成势,在全区的共同努力下,潞城的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山更青、景更美,经济社会发展“含绿量”“含金量”“含新量”更高,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宜居家园更加靓丽。
魏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