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讯 记者刘娜 8月21日,记者从忻州市河曲电厂了解到,该电厂收到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发来的成果鉴定意见书,由该厂参与研发实施的“高盐废水零排放与盐资源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科学技术成果通过国家级成果鉴定,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对火电厂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高盐废水大多产生于冶金、化工、电力等企业,是一种高浓度、高含盐量、难降解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水体,会对水生生物、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一直以来,由于缺乏经济可行的分级分质回收利用技术,高盐废水处理面临着诸多难题。河曲电厂与中国科学院等七家单位成立课题小组,开展联合协同攻关。课题小组研发了抗污染选择性分离膜技术,开发了界面聚合改性离子电渗析膜,集成应用了高盐废水膜污染的综合防治方法。项目综合考虑废水处理中各单元的影响关系和指标控制策略,创新构建高盐废水零排放与盐资源化集成技术,为高盐废水零排放与盐资源化处理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工艺技术和装备。
据了解,该成果成功应用于河曲电厂脱硫废水资源化与零排放处理示范工程,据测算,每年可处理脱硫废水超过20万吨,实现全厂高盐废水分级分质利用,在废水零排放、废盐资源化方面取得较好效果,为实现全厂废水零排放目标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