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风茂检查设备,确保机器正常运转 ■ 受访者供图
“闫师傅快给看看,刚加工出来的完工尺寸短了,研究好一阵也找不出原因。”话音刚落,经纬智能公司锭子厂弹锭轴班班长闫风茂已火速来到设备旁。在了解了设备整体运行情况,仔细对加工零件进行全面测量后,闫风茂果断分析出是由于毛坯来料表面清洁度差,使设备夹紧装置中的压头夹紧力不稳定,影响了送料长度,直接导致了零件加工尺寸有误。找到原因后,闫风茂又马不停蹄地与操作者对夹紧装置中的5个部件进行全方位维保,并重新安装开机后进行试加工,经“闫师傅”这番经验老到、行云流水般的操作,加工出的轴承座零件完全符合了图纸要求。这只是闫风茂日常工作中的一个缩影,而这个缩影是对他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操经验的最好诠释。 7月15日,《科学导报》记者跟随闫风茂走进锭子厂车间,在采访中了解到他所在的班组是该厂唯一一个生产锭子弹性管、锭底、轴承座3大主要零件的班组,人员多、设备多、品种多、质量要求高、管理难度大成为弹锭轴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这样一个极具特点的班组,在闫风茂的带领下,团队在生产和管理方面屡创佳绩,各项工作位居分厂班组前列。 在30多年工作生涯中,闫风茂从一名现场操作工成为弹锭轴班班长,他始终坚守初心、保持热情,踏踏实实、朴素谦和,带领班组冲锋在锭子扩能上量第一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着力量。闫风茂始终以“全生命周期精品工程”为目标,在班组推行“大质量”理念,以质量为中心靶向发力。 “CT20是我们班组一次成型的重点设备。”闫风茂告诉记者,在大批量的生产形势下,他通过提高员工操作技能、优选刀具等多种形式,广开思路改进提升,大大降低了废品率。闫风茂大胆实施刀具定量更换,300件换刀一次,换下的刀片根据磨损程度,在散线粗加工设备上再次使用,这样既有效地控制了刀具费用,又确保了加工质量。熟悉闫风茂的人都知道他是位有心人,爱琢磨是他的最大特点,针对CT20加工零件偶有质量不稳定现象,他全程跟踪加工操作步骤,创新性提出了校正磨耗数据的新举措,在每次换刀时记录磨耗数据,换刀后及时对磨耗数据恢复对标归零。“小举措”实现了“大作用”,通过闫风茂在技术上的改良, CT20废品率由2023年年初的3%下降到了目前的1.5%,真正确保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 弹锭轴班作为锭子3大主要零件的生产班组,每月有近20个不同品种的产品轮流上线生产,多品种多工序的复杂生产对生产组织是最大考验,创新突破、持续推进提质上量,成为闫风茂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他打破常规、科学合理安排班次,做好组织筹划,班组骨干全部实现了跨工序每天两个班次生产。班组全面实施带班制,不论哪个时段的班次都指定班组骨干带班,随时协调解决现场问题。班组员工30余人,通过岗位培训、定向培养等方式,目前班组60%以上职工可以独立操作2~3个工序,真正成为“多面手”“多能工”。作为班组“家长”的闫风茂更是处处以身作则,哪道工序生产紧人手少,他立刻充实上去。每天不定时抽查工序质量,动态掌握生产需求,最大限度协调组织生产。 一项项凝聚职工才智的项目为班组各项工作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闫风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论谁遇到任何困难,他总是在第一时间与工友们一起积极帮扶解决。友爱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组文化扎根职工心中,带动大家各尽其责、团结协作,把工作努力做到最好。闫风茂用干事创业的激情书写了平凡岗位中的不平凡,用匠心奋斗的成绩为企业改革发展再建新功。 科学导报记者 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