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庆在加工零件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教科书,公司就是我得天独厚的成才沃土。”10月12日,中车永济电机公司机加事业部钳工陈宝庆对记者说。在岗26年来,陈宝庆经历了从“小白”到“老手”的蜕变,在这个过程中他曾经历过迷茫、挫折和失败,而这在他看来都是走向成功的必然规律。
“1997年进厂工作时,我的父亲是当时厂里钳工的高级技师,他就是我心中的榜样,我不但热爱钳工这份工作,也立誓想要成为像父亲一样受人尊敬的人。”陈宝庆说。
购买专业书籍手册,翻阅大量设备图纸,不放过维修中的每一个疑难杂症,不错过每一场专业技能培训课……就这样,陈宝庆把工作当成了事业,慢慢地积累,乐在其中。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7年,公司成立数控设备维修中心,这支队伍由集团公司各单位维修钳工、电工专家精英们组成。陈宝庆之前通过调整进步方向有所准备,因掌握数控机床的相关知识,通过招聘有幸加入该团队。“现在回想起来,就是在这个团队中造就了现在的我。”
在劳模宣讲会上演讲
多年来,陈宝庆坚持服务生产一线,日常生产之余,他注重自动化智能产线设计、非标专机设备设计、智能工装、模具设计等相关领域新知识的学习,脚踏实地学和干,不断在工作中成就自己、在成长中成就事业。凭着刻苦、钻研、敢想、实干的作风,陈宝庆取得令人艳羡的骄人成绩:山西省“三晋技术能手”、山西省机冶建工会“五一劳动奖章”、运城市特级劳动模范、“河东工匠”……
“数控机床主轴内锥孔修磨法”“水切割高压缸阀组研磨修复法”等由陈宝庆主持的多项创新项目攻关,荣获公司“先进操作法”;数控东芝镗铣床精度恢复项目,节省维保费用约100万元;主持设计自动化智能产线“高铁转子轴端钻攻机”,产生经济效益约200万元。主设计通风槽板点焊机、定子拉板自动焊机、定子智能叠压工装、智能机柜等,为公司产品高质量交付提供了坚实保障。
担任中车创业140周年火炬接力手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终一生。作为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主要成员之一,陈宝庆把对年轻人的培训培养当作己任,他以生产一线为课堂,通过实例进行分析、讲解和示范;对于工作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更是认真分析,编写翔实的问题分析报告,供大家学习参考。
“个人的职业能力成长规划就是要紧紧围绕公司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将沿着这个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陈宝庆信心满满地说。
科学导报记者 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