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思想都有它的时代性和阶级性,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尤其如此。教育的功能决定了它应该具有时代的前瞻性和科学的预见性。
30年前,樊晓东大学毕业后回到校园工作,走上教师岗位最初的梦想就是让每一个孩子感知学习是一个乐在其中值得享受的过程,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栋梁之才。为此,他靠韧劲学习、靠闯劲实践,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开拓创新。
互联网的全球化发展,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阻隔,使课堂教学形式转变成为可能。樊晓东以敏锐和勤奋率先打开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大门。2014年,他探索翻转课堂教学,自费购买先进优质的录课设备,将书房改造成录播间,每天钻研、录制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坚持每晚12点前为学生推送微课。樊晓东三岁的女儿经常会敲书房的门找爸爸,但他沉浸于工作中无暇陪伴孩子,也因敲门的声音录到微课中而重新录制……
为了精益求精,樊晓东经常到深夜两三点还在灯下工作。因翻转课堂第一年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其他教师开始放弃,而樊晓东选择了坚持。高中教学3年时间,樊晓东共录制教学视频500多个,点击量达6万多次,学生高考成绩显著提升。
2017年樊晓东担任太原十一中校长,全力推行用新理念引领师生发展,用新技术助推课堂改革。在教职工大会上用课堂平台作系列讲座《开启美好的教育生活》《迈向健康的全人教育》,将教育现代化的前沿理论、“互联网+教育”的改革趋势、自己的翻转课堂实践经验等传递给教师,更新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路。构建了“问学AI”(三问、两学、一AI)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新的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中。他亲自代物理课,做“问学AI”课改示范,带领教师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在他的带领下,多位教师登上全国智慧课堂,在展示交流活动中作观摩课,受到了好评,获得了奖项。
推行“问学AI”3年来,樊晓东在校内校外共作教育教学专题讲座百余次,多次在全国、省、市、区校长论坛上交流发言,特别是信息技术助推教学改革,为同行和教师们拓宽了教育视野。同时,他积极帮扶县区教师的发展,获得了“太原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脚步,守护生命安全、维护身体健康成为全国上下的首要任务。作为校长,第一责任人的压力自不必说,正当樊晓东带领班子成员依据上级要求全面部署校园防疫工作、与高三教师一起封闭教学时,他的母亲病重去世,陡然间,内心的天空充满阴霾,泪水在心里流淌,然而,他深知此时的学校不能群龙无首,疫情下的线上教学还需要他深入指导,学生的宅家学习问题还需要他解决。他忍着悲痛,告诉自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他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学校各项工作的谋划安排中,把自己对亲人的爱和对师生的爱化作深厚的教育情怀,化作对“问学AI”课改的深度研究。
疫情既是危机,也是契机,更是挑战,樊晓东第一时间召开了线上教育教学大会——《太原十一中人同上一堂课》,他用理性的思维分析线上教育的优势。并针对危机时期的教育变化,指导教务处按线上教学模式对课表和作息时间进行了科学调整,并从各年级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各学科的“网络直播课首席组长教师”,做好校内外学生网上学习的各种准备。调整学校已经进行的“问学AI”线上课堂改革节奏,帮助老师们解决线上授课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宅家学习的效率,加快课改的推进速度。作为正高级物理教师,樊晓东还亲自为校内外高三学生上视频直播示范课《高考物理答疑》,师生反响热烈。
《上好每一节课!》《线上教育教学探津》《疫情下教学与沟通》……那段时间,樊晓东写出了独具见解的课改文章,尤其是《疫情下问学AI》,他赋予了“问学AI”课堂很多新的内涵,使其在特殊时期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优势。
大爱无疆,樊晓东用心灵呼声,以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师生信息时代善于思考创新、勇于应对挑战的正能量,为山西教育探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