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田再田:揭开300年的“蜜”秘

   2022-05-27 227

5月20日,以“田再田:揭开300年的‘蜜’秘”为主题的2022年山西首场科技品牌发布会在太原举行。发布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企业家发布新规定、新知识、新技术。这是山西科技品牌传播工程推出的第一个上榜科技品牌发布会。  

图片

科技品牌这一细分概念的提出在全国尚属首次。山西科技品牌传播工程是山西品牌建设领域的一大创举,由山西省科协等多家省直单位联合启动。工程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开展5年,为山西数百家科技品牌提供了会员制、定制化的公益性科技媒体传播、科技活动赋能、科技创新支撑等服务内容。2022年,山西科技品牌传播工程将陆续发布2021山西科技品牌传播工程上榜品牌、举办科技品牌传播论坛、召开科技品牌发布会、开展科技品牌大讲堂等系列工作。


品牌会客厅

“中华好蜜之乡”灵石名不虚传

田燕

图片

田再田养蜂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十八代传承人、灵石县菩提蜜蜂产业联合会负责人

灵石作为中国养蜂第一大县,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蜜源地位于太岳山脉原始林区和韩信岭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地区荆条蜂蜜三大产区之一,拥有“中国好蜜之乡”的美誉。当地所产蜂蜜富含多种矿物质、中微量元素,高酶富硒、纯野生蜜源……

养蜂历史悠久 蜂源得天独厚

灵石县地处北纬36.85度、东经111.77度,全县共分布着荆条、洋槐等各种优质蜜源至少有100万亩,具有得天独厚的养蜂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蜜蜂养殖在该县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庭院养殖、山林养殖、高山沟渠养殖等各种养蜂模式纷纷出现,家庭蜂场、联营养蜂基地、养蜂合作社等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多点开花。

灵石县蜂蜜、蜂胶、蜂王浆等蜂产品产量逐年增加,生产、经营规模逐步提升,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组织、农户饲养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已经基本形成。目前,灵石养蜂业体量占据灵石县农业养殖和种植项目首位,蜜蜂养殖户1000余户、吸纳农村就业人口达3000多人,覆盖全县12个乡镇。全县共有1000余户养蜂户和17942箱蜜蜂,养殖50箱蜜蜂以上的蜂农达130户,养蜂从业人员共有2634人。蜂蜜年产量1255.9吨,产值4521.2万元;蜂王浆年产量17.94吨,产值717.7万元;蜂胶年产量0.897吨,产值125.58万元;养蜂业总产值可达5364.48万元。另外,灵石县取得了蜂蜜的SC认证、绿色食品认证,“荆条蜂蜜”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田氏“蜂蜜‘分摇法’”等多种创新养蜂技艺目前成功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田再田蜂蜜荣获“2021山西功能农产品品牌”称号。

利用龙头企业 带动产业发展

田再田蜂业是灵石蜂业龙头企业,多年来通过对蜂农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物资支持、经济支持,引领带动更多的人通过养蜂致富。今后要进一步提高系列蜂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蜂农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以后我们要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精心打造像“田再田”这样的灵石蜂蜜品牌,要树立品牌良好声誉,提高蜂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品质才是最好的口碑。田再田蜂蜜以优良的品质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今后我们要更加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蜂农、企业要各尽各力,共同做大做强灵石县蜜蜂产业。

我们将以今日为起点,以科技品牌为荣耀,把灵石蜂蜜打造成特色产业集群,在产品方面,打造贴合市场的高端产品。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在灵石兴起“甜蜜”产业热潮,进一步激活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推进产业兴旺,带领农民走上甜蜜小康路。

科技品牌赋能 打响灵石名片

目前灵石的养蜂产业已经形成多个养蜂示范基地,以点带面、辐射全县,初具规模。蜜蜂产业有效解决了三四千人的就业问题,成立了灵石县菩提蜜蜂产业联合会,联合会自成立以来本着提供“安全、营养、健康、绿色”蜂产品的服务宗旨,充分发挥联系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消费者,联结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桥梁纽带作用,为蜂产业参与实践者实现良性互动、资源互补、政策扶持注入新活力。

下一步,我们要将养蜂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依靠科技品牌赋能,发挥品牌带动产业的优势,紧扣促进养蜂业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在提高蜂群群势、产量、质量上下功夫,着力提升蜜蜂养殖的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在产业链延伸和做优做强品牌方面做文章,加快完善蜂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养蜂业向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将养蜂产业真正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效益凸显、农户受益的富民产业。



品牌大讲堂

 新规定:蜂蜜不得添加任何其他物质

李树军

图片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正高级畜牧师、山西省蜂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修订后的《蜂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2版)》(以下简称《细则》),《细则》规定,企业生产蜂蜜、蜂王浆(含蜂王浆冻干品)、蜂花粉不得添加任何其他物质。

蜂产品生产许可年底整改到位

《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行。已获得蜂产品生产许可,但不再符合有关要求的,应当在2022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整改,申请获得蜂产品生产许可后方可进行生产。市场监管总局已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落实《细则》,加强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细则》配套出台有利于规范市场

《细则》要求,着重加强蜜源管理,进一步提高原料质量;严格产品配方管理,杜绝掺假掺杂;加强生产过程控制,保证食品安全;明确标签标识内容,禁止虚假宣传。

保障蜂产品质量安全

对于新版《细则》对消费端的影响,专家表示,《蜂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2版)》的实施,可以从源头上加强对蜂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管,依照目前的技术手段,想要辨别真假蜂蜜还在一定困难,没有特别适用于普通消费者的辨别方法。相比于后端监察,源头管理更加有效率。其次,《细则》的实施也能有效引导消费者选购蜂产品。如果消费者发现蜂蜜产品的配料表中含有很多其他物质,就一定要保持警惕!      

新知识:普及三个新知 规避三个误区

胡红娟

图片

山西省食品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科研办主任、山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秘书长

新知一:纯蜜也可长期保存

蜂蜜有没有保质期,这主要得看蜂蜜的品质。一般来说成熟的、纯度高的天然蜂蜜,是没有保质期限的。

新知二:行业内并无一等蜜、优质蜜等级之分

根据2020年《GH/T 18796-2012蜂蜜》国家蜂蜜质量最新要求,纯蜂蜜分为一级品蜂蜜、二级品蜂蜜,其中修改旧标准中不再以波美度为等级划分,市场上以蜂蜜蜜源不同为蜂蜜等级划分一等蜜、二等蜜是无依据的。

新知三:自然成熟蜜不会分层

因蜂蜜种类和温度的不同,其结晶速度有快有慢,纯天然成熟蜜都会结晶,不会分层。

误区一:花蜜从来不结晶?

不能说花蜜从来不结晶,只是短期不容易。实验证明,放置一段时间后,花蜜也有结晶现象。

误区二:糖尿病人不能喝蜂蜜?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少量食用一些蜂蜜,每天的用量不要超过10克。

误区三:有机蜜营养成分高?

所谓的有机蜜,指的是源自于有机农业,包括蜜源和蜂群生产体系,然后采用相应的取蜜和蜂蜜的初加工生产技术,并且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蜂蜜。但是从营养成分上来讲,有机蜜与其他蜂蜜的差别无几。

新科技:非遗技艺田氏“蜂蜜‘分摇法’”

田计武

图片

田再田养蜂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十七代传承人、山西田再田蜂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18代传人守护360多年祖传技艺

目前,田氏养蜂技艺已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其独到之处是田氏先人在养蜂实践中通过观察总结,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养蜂技艺,巧妙并精准地把蜂脾上未封盖的蜂蜜先摇出来,当作蜜蜂饲料等他用,然后再削掉盖蜡,摇出全封盖蜜,进而得到百分之百的自然成熟纯封盖蜜的同时还不影响产量,酿造出“有生命的蜂蜜”。

田氏先人对摇蜜时间非常有研究。他们发现,摇蜜的时间非常重要,从气温上来讲,太冷、太热都不行。最好选在晴好天气的上午,这个时候摇蜜,在午间之前结束,下午的时候蜜蜂还有时间出门采蜜,及时补充口粮。而且晴好的天气,蜜蜂采蜜的积极性也会更高。

田氏取蜜“三看”已成业内秘诀

会摇蜜的蜂农,一年比一年产量高,不会摇蜜的蜂农,一年比一年蜜蜂少。如果取蜜方式不对,蜂蜜质量也会产生很大差异。田氏“蜂蜜‘分摇法’”流传370多年,总结出了三看秘诀:一看蜂蜜的成熟度;二看蜂蜜的含水量;三看取蜜时间。

创新摇蜜12字诀 爱心传授助产业

 一年中随着各季节循环交替变化,各季节摇蜜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在继承先人田氏“蜂蜜‘分摇法’”等技艺的基础上,通过摸索,还创新地总结出田氏摇蜜“12字口诀”:春要早,夏要勤,秋要稳,冬要停。我们愿意无偿公开祖传技艺,以供业界推广使用,从而助推中华蜂蜜从蜜源优势向技术优势、品牌优势转化。



品牌故事

田再田蜂业18代人传承360多年

“如果说我能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科学巨匠牛顿的这句名言说明了传承的重要性。在以家族、血缘、师徒等为纽带的传承中,不断涌现出新一代沿着父辈的路执着而又专注前行的故事,田再田蜂业就是其中一个。他们通过18代人36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中国好蜜之乡”——灵石这块宝地上,把田再田蜂业打造成能够惠及众生的甜蜜事业。

事业的赓续 精神的传承

田氏养蜂始于17世纪中叶,迄今已有360多年历史,是璀璨晋商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数百年来田氏养蜂人恪守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的晋商精神,传至第十六代田在田时,产业规模极大繁荣,创造了从灵石仁义古镇出发,骑马到上海,一路无需住店,沿途遍布田家商号的晋商传奇。1900年,田记蜂蜜被慈禧太后钦点为皇室贡品。

蜜蜂精神即“勤劳、奉献、团结、勇敢”,这也是田氏家族的祖训,是田氏18代人继承和发扬的家族精神。田在田是田家白手起家的典型,16岁那年,怀揣干粮,挑着蜂蜜,一路跋涉,投靠济南的堂兄,从店伙计做起,短短3年时间就挑起了产业的重担。他的第九子田计武和末孙田勇先后接过家族传承的接力棒,成就了灵石养蜂第一大户,并依托当地独特的养蜂优势条件,成立了山西田再田蜂业有限公司,并注册了“田再田”商标,改“在”为“再”,意为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在双创的浪潮下,传承和发扬祖训,沿着祖辈开拓的中国蜜蜂古道,把这一利国利民的健康产业做大做强。

继承中创新 创新中发展

田氏蜂业作为晋商后裔,恪守零加工、零添加、只取自然封盖成熟原蜜的信条,基于300多年传承的养蜂技艺,首创了蜂蜜的“分摇法”“再熟工艺”。企业与山西农业大学等达成战略合作,并与国际养蜂专家携手探求国际前沿的养蜂设备和先进技术。从把控关键指标、标注蜜桶编号、标明产品信息等方面,保障产品品质。

公司先后获得了SC认证、绿色食品认证、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9、2020两年先后获得了省级示范合作社、省级龙头企业、山西省蜜蜂产业典型联合体和示范联合体、省级“农民田间学校”。公司拥有“田再田”“韩信岭”两个注册商标,在初始产品蜂蜜、蜂花粉、蜂王浆、蜂胶、蜂蜡、蜂巢蜜的基础上,扩大深加工延伸生产系列蜂蜜酒、蜂蜜醋、蜂胶多功能皂、蜂胶抗菌消炎牙膏、蜂蜡润唇膏、蜂多宝胶囊等产品,为蜜蜂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田再田蜂蜜检测报告中显示硒、锌、钙含量均高于一般指标。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的营养评价报告中显示,田再田蜂蜜淀粉酶活性、脯氨酸、果糖等均优于同类参考值。

田再田蜂蜜是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的示范基地和推荐产品,2018年获得了第十六届国际农展会金奖,是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的特供蜂蜜,目前获得了六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并在今年入选“2021山西功能农产品品牌”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成效超预期 未来更可期

田再田蜂业发展成一家集养殖蜜蜂、销售蜂产品、研发和深加工蜂产品、蜜蜂文化主题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化企业。目前有六处示范基地,正在修建实训基地、地下酒庄,力争在蜜蜂产业深加工领域,打造经济转型的标杆,为打造“中国优质蜂产品集散地”奠定坚实的基础。企业年产量250吨,综合年产值6000万元。

作为灵石地方特色产业,田再田使蜜蜂产业成为促进就业、助推乡村振兴的优选项目。公司在下一步发展中对产业的深加工延伸产业链进行规模化生产,增加附加值;对产业文化发展加大投资力度并进一步加大基地建设,实现集蜜蜂产业园、蜂产品展示中心、蜂产品深加工研发中心、非遗馆和科普宣教基地于一体,促进蜜蜂产业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灵石乃至山西经济转型的示范产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