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磁圆针经穴磁导疗法 治疗糖尿病及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2021-07-27 157

关键词:磁圆针;经穴磁导疗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该病由于长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心血管、神经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  

自1992年成立山西九针康复门诊部为省直党政机关副厅级以上领导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以来,运用“磁圆针经穴磁导疗法治疗糖尿病及周围神经病变”做了大量临床研究,总结出该疗法对糖尿病有一定的降糖作用,对糖尿病并发症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诊断及分型: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未完全明了。总的来说,其不是单一疾病,而是复合因素引起的综合征。中医属“消渴”范畴。  

中医辨证分为以下5种类型:①肺胃燥热型:表现为口舌干燥,烦渴引饮,消谷善饥,形体消瘦,周身乏力,小便频数量多,尿色昏浊而黄,大便干,舌质红,苔少,脉滑数或洪大。②气阴两虚型:表现为少气乏力,四肢倦怠,劳则加重,自汗口干,五心烦热,心慌气短,食少尿多,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滑数。③肝肾阴虚型:表现为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腰膝酸软无力,头昏耳鸣,视物模糊,耳聋,多梦遗精,皮肤干燥,全身瘙痒,舌红苔少,脉象细数。④阴阳两虚型:表现为小便频数,浑浊为膏,甚则饮一溲二,手足心热,咽干舌燥,面容憔悴,面色黧黑,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甚则阳痿,舌淡,苔白而干或光剥,或有齿痕,脉象沉细无力。⑤瘀血阻滞型:表现为面色晦暗或有黧黑斑,口干而不欲饮,多食善饥,胸中刺痛,四肢麻木或者抬举困难,半身不遂,头晕耳鸣,心悸健忘,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脉涩或结代。  

治疗方法:经穴磁导疗法是在临床多年经验总结出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具有中医针灸及磁疗的双重作用。具体到每个病型,须结合经穴特性与病证之异,对不同经穴分别运用补法,泻法,平补平泻,做到有方有法,灵活多变。  

经穴磁导疗法是用磁圆针叩打经络及重点穴位,治疗过程的补泻手法,①肺胃燥热型:泻:督脉、肝经、肺经、大肠经、胃经、三焦经;平:带脉、心包经、小肠经、膀胱经;补:任脉、心经、脾经、肾经。②气阴两虚型:泻:大肠经、三焦经;平:督脉、带脉、肺经、胃经、心包经、膀胱经;补:任脉、心经、脾经、肾经、肝经、小肠经。③肝肾阴虚型:泻:肺经、大肠经、三焦经;平:督脉、带脉、心经、膀胱经;补:任脉、肝经、脾经、肾经、心包经。④阴阳两虚型:泻:肺经、大肠经、三焦经;平:带脉、胃经、心包经、膀胱经;补:任脉、督脉、心经、脾经、肾经、肝经。⑤瘀血阻滞型:泻:肝经、胆经、肺经、胃经、大肠经、心包经、三焦经;平:任脉、带脉、小肠经、膀胱经;补:心经、脾经、肾经。重点叩击:胰腺体表投影区、头部诸经、夹脊穴、胰俞、肾俞、脾俞、太溪、等。疗程:经穴磁导疗法每日一次,血糖难以控制者每日两次,30日为一疗程。血糖平稳后,再继续治疗2个疗程以巩固疗效。  

验案列举:案例1:陈某某,女,64岁,山西省公安厅退休职工。患者近日体检确诊为Ⅱ型糖尿病,于2006年4月21日特地来我院寻求磁圆针经穴磁导疗法治疗。化验单显示:空腹血糖:8.4mmol/l,餐后2H血糖:17.8mmol/L,尿糖:+++,糖化血红蛋白:8.5%。近日口渴,小便次数和量均增多,饥饿感明显,体重下降3斤,经常乏力。舌质淡,苔白而干,脉细弱无力。诊断为消渴病。治疗一个月,尿糖消失,空腹血糖5.2mmol/l,餐后2H血糖7.8mmol/l,体重增加5斤,各种症状消失。巩固治疗两个月,患者症状及检查均无反复。随访至今,再无复发。  

磁圆针经穴磁导疗法对糖尿病治疗原理在于:中医原理: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证型,运用磁圆针对人体十五条经络、200余个穴位进行叩打,有补有泻,起到补虚泻实,调整脏腑功能,调和气血,平行阴阳。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至的平行作用。磁作用原理:磁场对糖尿病的作用: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有胰岛素的相对不足和绝对不足,一切磁现象都是由于运动电荷所产生的,磁现象的本质就是电荷的运动。人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场的各种作用而产生各种效应。一.人体的各种体液都是电解质溶液属于导体,磁力线作切割导体的运动产生感生电流;随着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血管也不停的运动,血液也不停的运动血液流动加快调节各器官各组织的代谢加快体内的血液循环,促进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将体内多余的糖分还原为水、二氧化碳和能量,降低血液中的含糖量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二.磁场对生物电的作用:人体内有各种生物电流。生物电是生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磁场的作用下生物电流将受到磁场的作用激活胰腺等各器官的生物电流而使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恢复正常。三.经穴作用:穴位比周围皮肤有较高的电位。当某脏器功能亢进(减弱),使相应经络穴位的皮肤电位增高(降低)或电组织下降(升高)。磁场通过影响经络的电磁活动过程而起机能调节的作用。  

临床疗效分析:短期疗效:1.患者每次治疗前检测一次随机血糖值,经治疗后再次检测血糖值,降糖有效率达81%。2.对于餐后两小时血糖值高的患者,可在患者餐后一小时给予经穴磁导疗法治疗,再观察餐后两小时血糖值与之前未治疗时的血糖变化,有效率达76.5%。长期疗效:经穴磁导疗法治疗糖尿病初期需每日一次,血糖难以控制者每日两次,30日为一疗程。血糖平稳后,再继续治疗2个疗程以巩固疗效。临床观察发现按疗程治疗可以有效平稳血糖值,另外磁场的作用激活胰腺等各器官的生物电流而使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逐渐恢复正常。预防并发症:临床观察长期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血管、神经病变引发的并发症。且临床发现对糖尿病神经和血管病变引起并发症的疗效也很明确。  

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操作方法:1.调节血糖:叩打肝胆体表投影区10分钟,胰腺体表投影区10分钟。叩打然谷、太溪、内庭、鱼际等穴位。2.预防对眼睛的并发症:预防视网膜血管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等,运用磁圆针刮摩眼周(上眼眶、下眼眶),点揉眼部穴位,如:睛明、攒竹、鱼腰、太阳穴、四白等。3.预防对心血管的并发症:叩打心脏体表投影区10分钟,叩打心俞、内关、神门等穴。4.预防对肾脏的并发症:叩打肾脏表投影区10分钟,涌泉、太溪等穴位。5.预防对脑部的并发症:刮摩脑部经络线,点揉穴位:太阳、百会、风池、风府等。6.预防对神经方面的并发症:(建议医师经穴磁导疗法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自我保健操作)如肢端感觉异常(麻木、刺痛、套袜感等):叩打肢端局部,可选局部穴位。肠胃系统:腹部“申”字叩击法,配合穴位:中脘、天枢、关元、水道、足三里。生殖系统:以下腹部和腰骶部为主要叩击区。心脏功能紊乱:心前区为主要叩击区,配合:内关、神门。  

讨论:综上所述,经穴磁导疗法治疗糖尿病取穴方便,操作简单,无痛无创,无毒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结合逐渐减量西药用量可以较理想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直至在治疗过程中停用西药,血糖达到平稳状态。既减少了药物给患者带来的副反应,又可以预防血管、神经病变引发的并发症。且临床发现对糖尿病神经和血管病变引起并发症的疗效也很明确。因而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与不断的研究。 

 (作者单位:“古法经穴磁导疗法”传习所 姚景南 史晨阳)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