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健康饮食,远离消化道癌症

   2022-05-13 81

“病从口入”,这句俗语大家都知道,也都知道这个理。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人明知故犯。的确,人人谈癌色变。那么,哪些不良饮食习惯和癌症相关联呢?下面就谈谈一些不良饮食习惯与消化道主要癌症的关系,希望大家能够提高认知水平,摒弃不良习惯,远离癌症。  

口腔癌:这种癌症目前在我们国家属于南方病、地方病,多见于广东、海南、湖南等省份。它在这些地方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与当地人喜好咀嚼槟榔相关。长期咀嚼此物,可以引起口腔粘膜损伤。如果迁延不愈,久而久之会引起口腔粘膜严重慢性炎症,加剧氧化作用、细胞增殖而增加口腔癌发病几率。而且,槟榔在保存过程中容易霉变,食用霉变的槟榔,也容易引发其它消化道癌症。因此,大家要改变咀嚼槟榔这一不良嗜好。  

食管癌: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区,占世界食管癌总发病数的一半左右,尤其是晋东南,河南等地的发病率更高。食管癌高发,和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如饮酒、食用霉变以及含亚硝酸类食物、过烫食物等,都是导致食管癌的高危因素。因为,烫食对食管粘膜产生刺激,会让食管粘膜发生增生、变异,最终癌变。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超过65摄氏度的热饮列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上。所以,中国的一句古话“趁热吃”,应该改成“适温吃”。  

胃癌:也是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癌症,它的发病,除了和幽门螺杆菌有很大关联性外,喜食腌菜、剩饭、烧烤、加工食品(香肠、腊肉、泡菜)、煎炸辛辣刺激食品,以及食用霉变食品、不洁饮食,也是造成胃癌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是以上食物中含有硝酸盐、亚硝酸盐,与胃酸结合形成致癌的N-亚硝基化合物。其中,熏制食品还能够通过形成多环芳烃而增加致癌风险。这类食品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A类致癌物。  

肝癌:毫不夸张地说,霉变食品“毒过砒霜”,是引发肝癌的炸雷。因为在发霉的食物中存在黄曲霉素,它是目前已知的致癌性最强的化合物。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列为I类致癌物,属于最高等级的致癌物,所以大家一定要杜绝食用这类食物。对于大部分霉变食品,我们都能看得见。对这类食品,一定不要舍不得丢弃而心存侥幸。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部分食品含有大量黄曲霉素,却不容易被人发现。一些食品加工企业把霉变食品做成我们看不见的成品、半成品,不法商贩加以销售,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中了黄曲霉素的毒。所以,我们呼吁有关部门要加强源头监管,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  

胰腺癌:胰腺属于后腹膜器官,前面有胃部、横结肠遮挡。由于其位置隐蔽,其病症腹痛等常常让胃、肠等器官来背锅。胰腺癌被发现时,大多较晚。且愈后效果较差,5年期生存率低,被称为“癌中之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它的发病与抽烟、饮酒、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密切相关,长期高脂高蛋白饮食,会刺激胃肠道释放一些激素增加胰腺对致癌物质的敏感性。同时蛋白质、氨基酸在高温油炸时会诱发出杂环芳香族胺类物质,加重患癌机会。所以,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减少健康隐患才是饮食文化的真谛。  

结直肠癌:以前结直肠癌被普遍认为是西方病,中国人发病率低。但从目前我国居民的发病情况看,有明显上升趋势。究其原因和我们饮食习惯越来越接近西方有关。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明确指出,大肠癌的发生与红肉、加工肉的摄入相关。红肉就是四条腿的动物肉,加工肉更是过多的添加剂、食盐、发色剂、霉变食品等不良食品的聚集地。要想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机会,就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谷类、坚果等能增加膳食纤维的食品。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保证大便通畅,让致癌物早点排出,减少毒素在肠道停留的机会和时间,确保肠道健康。  

此外,烟酒还是多种癌症的催化剂。正所谓:一个癌字三张嘴,胡吃海喝加瞎抽。为了避免癌症的发生,我们必须努力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不吸烟、少饮酒,多运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山西省人民医院)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