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雷州覃斗芒果产业经济效益研究

   2021-07-06 134

摘要:2020年农业部指出,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在此背景下,雷州市政府致力于打造“覃斗芒果”品牌,推动当地芒果产业的发展。本文以雷州覃斗芒果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芒果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以加强当地芒果产业发展,提高当地芒果产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覃斗芒果;芒果产业;经济效益  

1引言  

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芒果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芒果消费市场。据统计,2018年全国芒果种植面积约为27.8万公顷,同比增长7.89%;收获面积15.5万公顷,同比减少4.40%。截止到2018年底,中国共进口10万吨芒果,总价值约175亿美元。虽然我国是芒果生产大国,但由于中国人口多,产品需求大,芒果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为了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增加果农收入和促进芒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应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不断提高芒果产业经济效益。雷州覃斗地区处于丘陵低地,受热带季风气候和暖流影响,气温高,光照足,降水少,湿度低,其自然环境有利于生长出圆润多汁、口感鲜美的优质芒果。由此,凭借覃斗芒果悠久的生产历史和优质的芒果产品,覃斗镇被称为“中国芒果之乡”,2004年覃斗芒果被国家农业部确认为无公害水果。同年,被国家质检局认证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然而从芒果产业经济效益来看,当地的芒果产业依然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其主要存在芒果采后处理水平不高、产业规模较小、市场开拓力度不足等问题。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等方法,在充分调查了解雷州覃斗芒果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为提高雷州芒果产业经济效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覃斗芒果产业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芒果主产区,中国的芒果产地主要分布在海南南部—西南部、广西右江河谷、四川—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流域、云南怒江—澜沧江流域、云南红河流域、广东雷州半岛、贵州黔西南、福建闽南8个地区,组成了中国芒果大家庭。据统计,广东的芒果面积第5,产量第4,面积约有30万亩、年产量约23.24万吨。目前,雷州市芒果种植面积达6万亩,其中覃斗芒果5万亩,今年挂果面积4万亩,台芒2.5万亩,鸡蛋芒1.5万亩,总产量约3.16万吨(3160万公斤),年产值约2亿多元。  

近年来,雷州市抓住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扩大芒果种植规模,提高芒果产业发展水平,致力打造优质芒果品牌。覃斗镇连片种植芒果示范区有15个,约8千亩,下设60多个种植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去年成立了覃斗芒果协会并举办了第一届芒果节,第二届芒果节在今年5月份举行。覃斗芒果品牌目前还未打响,村民主要是以卖芒果为辅的生产经营模式,普遍以一小片区域种植为主,种植的大部分是散户,并非以发展为产业化的规模化种植,销售方式较为单一,产品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为此进行芒果规模化种植,提高经营水平、多渠道销售成为提高芒果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3覃斗芒果产业存在的问题  

3.1芒果采后处理水平不高  

覃斗芒果主要以鲜果销售为主,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较低。芒果采后处理不够重视、处理技术不够成熟等影响芒果的商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覃斗芒果为早熟品种,在七成熟开始采摘,因此芒果硬度足够,在运输磕碰挤压时损坏风险较小,导致果农轻视芒果采后分大小级别处理;包装时,直接一层独立的泡沫套住或者一层硬纸分层隔开,缺少足够厚的泡沫层和缓冲袋,影响芒果的果品质量,降低芒果的口感,减少芒果的销售量。  

覃斗芒果深加工产品较少。销售的鲜果虽然能满足人们需求,但每年芒果收获的季节除了销售果质较好的部分,约小部分次果需加工收购,由于当地芒果产业规模小,产业链单一,缺少深加工产业支撑,导致部分芒果浪费,降低了果农的经济效益。  

3.2产业规模较小  

覃斗镇建立镇联合工会及雷州覃斗芒果协会,覃斗镇连片种植芒果示范区有15个,下设60多个种植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另外,还有一些种植自给自足的散户。覃斗芒果种植面积5万亩,挂果面积4万亩,虽存在合作社,但是目前主要以农民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为主,部分农民尚未纳入合作社体系,导致芒果规模小,带动当地芒果产业发展能力较弱。  

众多的小规模芒果种植户,在种植方面大多采取传统人工种植、除草、施肥和浇水等,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人工成本。小规模产业栽培在种植方面,不利于机械化管理,需投入大量人工成本,劳作成本较大;在包装设备投资相对较大时,单次运输销售量越小,单位运输销售成本越高。在销售竞争中,散户获取的订单量较少,销售成本较大,利润下降,因此抬高价格,不利于当地芒果经济效益的提升,导致芒果销售量锐减,果农收入降低。  

3.3市场开拓力度不足  

据了解,去年首届雷州覃斗芒果节举行,让覃斗芒果搭上互联网销售的快车,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打开了覃斗芒果网销市场。今年,雷州再次以多元化、网络化的新模式向全国各地推介优质芒果产品,但是这些宣传力度是远远不够的,由于覃斗芒果缺乏品牌宣传力度,缺乏社会知名度,目前在淘宝、京东以及拼多多上购买人数平均不足400,天猫平台还未上市以及在其他权威平台的市场还未开拓。  

4解决对策  

4.1加强芒果采后处理意识,提高芒果附加值  

芒果采摘后对其进行清洗、杀菌剂处理和温控贮藏,能够保证产品采后的质量,打造良好品质。对产品进行商品化处理,在保护产品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能够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拓宽新的市场需求。  

首先,保证芒果肉质鲜美,采摘后科学清洗和保鲜尤其重要。在清洗方面,采用洗涤方法除去芒果表面的脏物和汁液,例如水洗和用滚动刷洗。洗涤与除汁液工序相合并,用1%熟石灰水洗涤有助于去除去果皮上汁液,剪除果柄,并在其中将汁液洗去,再放入清水中清洗。在杀菌剂处理方面,可以选用蒂腐灵(1000倍)+施保克(2000倍)进行处理,在52℃±2℃上述热药液中浸泡5分钟。杀菌剂处理后再用果蜡处理,确保芒果可长期新鲜、耐放。  

其次,分级包装,贮藏运输。在包装时,宜紧密排放,果蒂向下。每一包装内的果实大小一致。此外,可用衬垫材料辅助包装,或采用泡沫盒。另外,加空气袋、增厚泡沫层进而减缓运输的挤压,从而起到护果的作用。  

最后,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提高芒果制品的质量和档次。芒果产业发展的出路在于深加工,通过深加工提升产业层次,构建新的市场需求。积极开展采后商品化处理的研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设备和工艺,调整优化芒果品种结构和保鲜贮藏比例,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  

4.2扶持芒果协会,完善芒果产业规范培育政策  

加大对芒果协会扶持,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芒果协会为当地芒果发展提供市场相关信息和专业技术的咨询服务,引导农民生产;当地发挥协会作用对同个地区的合作社进行合并,解决好合作社之间的矛盾。同时,培育和壮大当地芒果龙头企业,推动芒果产业产业化发展,扩大产业规模。  

其次,政府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规范当地芒果专业协会和农村专业合作化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当地芒果专业协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提高当地芒果的组织化程度,扩大产业组织规模,加快芒果产业化发展,推动覃斗芒果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4.3搭乘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拓宽多元化销售渠道  

搭乘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便车,抓住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机遇,强化特色品质保持技术集成,推动全产业标准化生产,强化产品推介,叫响特色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进而开拓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朝着销售渠道多元化发展,提高芒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借助“雷州覃斗芒果节”打开市场,打造覃斗芒果品牌。可采用在各个乡镇,在所属市区以挂横幅的方式进行芒果节宣传,在当地所属市下面设置试吃体验点。芒果节开直播间,除了介绍、销售芒果外,设置抽奖环节,吸引更多的人流。  

搭乘网络快车全方位宣传推介“覃斗芒果”品牌形象,结合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芒果产业优势,提高“覃斗芒果”品牌影响力、美誉度。以覃斗芒果产业园为契机,开展以芒果为主题的风情旅游、摄影大赛、花车巡游活动和体验采摘芒果乐趣等,进行多元化销售芒果。邀请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联合会、超市主管、知名企业代表及著名专家等,探讨解说芒果文化,提高覃斗芒果的知名度。与高校合作,举办大学生芒果营销大赛,发挥学生群体的力量,为芒果营销推广提供更多切实的建议;开展芒果产业相关的活动与研究,比如书写营销策划书或者设计相关宣传方案比赛。与京东、苏宁易购、天猫等知名平台合作,并依托今日头条、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以短视频,直播,文章推广等方式,将芒果销售战场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实现覃斗芒果产销的无缝对接。  

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是提高覃斗芒果产业经济效益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乡镇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带动整块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乡镇委员会应当给与高度的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推动覃斗芒果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覃斗芒果产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莫宇.广西百色市右江区芒果产业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5.  

[2]伍从银.攀枝花芒果产业发展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  

[3]农昆澄.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百色芒果产业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9.(作者单位:广东培正学院 蔡翠仁 蔡央央 冯恋婉)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