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校企联手培养数字化能源管理人才

   2021-04-23 111

合作学校使用施耐德电气设备进行教学。■ 资料图

我国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对各行各业都提出了碳排放要求。随着我国迈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各地都在加快建设数字之都和绿色低碳城市,切合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

数字化和绿色低碳城市的建设,首先是要让城市实现低碳转型,其中城市的能源管理和数字化技术意义重大。据统计,人类80%的碳排放来自能源消耗,所以提升能源效率、降低能耗的能源管理技术,对于城市低碳发展非常关键。在此过程中,数字化通过整合资产和行动,是实现城市脱碳化的最佳方式,行业也因此需要大量具备数字化能源管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近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手施耐德电气成立的城市能效管理应用工程师学院(简称中法卓越中心)正式落地。该中心是由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施耐德电气和法国国际教育研究中心三方共同打造的首个在能效管理领域合作的高级培训中心,致力于为行业培育具备数字化能源管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3060路线图’的逐渐展开,数字化新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城市和产业的低碳转型将催生大量新的工作岗位和技术创新的需求,尤其是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表示。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刘兰明表示,中心覆盖了城市内涉及能效管理的各个领域,既包括了电气设备制造、系统集成等行业企业,也包括了覆盖配电系统设计、建造、运营或维护岗位的电网行业、水利行业、天然气配送行业、交通出行行业、楼宇建筑行业、医疗行业、数据中心行业、智能家居行业等。“施耐德电气为中心提供最先进的软硬件一体化设施设备和大量行业模拟数据,对其进行教学和实践支持。”

当前,基于各行各业对于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长和要求的不断变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必须面向未来需求,必须采用最前沿的科技技术,这就需要处于行业龙头的企业积极参与到人才培训过程中,校企联合办学便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尹正表示,企业的先进技术、行业经验、对人才需求的把握,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施耐德电气联手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把教育与应用实践密切结合,建成与行业领先应用场景同步的虚实一体的实训基地,满足工程实践技能培养教学要求,使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同步。

据了解,双方合作办学的最终目标,是要将这一培训中心建成能效管理应用人才的培养基地、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中心、社会培训基地、技术信息资源平台,打造能效管理应用工程师摇篮,同时也要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教育高地。

针对于各行各业对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施耐德电气已经通过“碧播职业教育计划”与各方携手,建立新型的高校、企业和社会等多方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截至目前,“碧播计划”已与全国77所职业院校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合作,为约600位教师提供了相关培训,受益学生超过6万名。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