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山阴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链不断延伸—— “链”上聚合力 产业增活力

   2025-04-18 161



春风和煦,万物勃发。4月3日,在山阴经济技术开发区,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塔吊高耸,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走进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及精密机械加工项目现场,生产车间内的机械吊臂动作精准,各生产环节正高效有序进行。

近年来,山阴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瞄准新材料、新能源两大发展方向,立足固废、碳基、钙基三大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四大专项行动,已形成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材料(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能源(新能源与清洁能源)三大产业。

从“点上开花”到“串珠成链”

“目前我们主要生产陶瓷纤维干法板和陶瓷纤维毯两大类产品,主要应用于钢铁冶炼、化工工业、电力管道、船舶汽车等防火、隔热领域。”4月7日,赢胜(山西)陶瓷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谦说,公司的陶瓷纤维产品取材于当地煤矸石经过高温煅烧后的高岭土,安全使用温度可达800℃~1300℃,具有色泽白、渣球少、纤维长、重量轻、耐高温、抗热震、热容小、保温性及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被称作“第三代耐火材料”。

从“点上开花”到“串珠成链”,山阴经济技术开发区立足资源禀赋,不断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以现有超牌、国炫、汉沣、金琛等一大批煤矸石煅烧高岭土企业为基础,联结赢胜、晋煜泰、智恒泰等纤维保温材料生产企业,同步引进华建同治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惠晟高硫煤矸石治理等项目,构建起纤维新材料产业链。

与此同时,山阴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聚焦现代煤化工,积极引进低阶煤分质分级梯级利用项目,以煤炭深加工产生的煤焦油、针状焦为原料,构建以恒科为链主的锂离子电池能源产业链条。

“我们专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目前一号生产线已试运行,该生产线配备了12台艾奇逊炉,平均一炉的出货量能达到150吨,预计年产能将达到4万多吨。”山西恒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乔正介绍,“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数码、电动汽车、储能、5G通信、航空航天等行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只是我们的一期工程,二期工程的项目建设正在推进,之后将努力实现年产6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

近年来,山阴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强化全过程要素和服务保障,推动项目储备、建设、投运梯次推进、滚动发展,促进经营主体提质、扩量、增效,推动重大项目建成、投产、达效。

固废“一进一出”身价大增

在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链方面,以丰富的煤矸石和粉煤灰固废为原料,实现变废为宝。

“目前我们在建的办公楼、厂房等建筑材料,都要用到煤矸石固废加工综合利用产品。”4月4日,山西省绿保鑫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傅锋辉介绍,“煤矸石固废加工综合利用产品是用我们自己研发的凝胶和煤矸石混合做成混凝土,用于地面、路面、砌块、外墙及隔墙建设,平均每立方米比市场上购买的混凝土节省20元~30元,我们正在建设的项目要用到2万多吨煤矸石。”

山西省绿保鑫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山阴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盛堡园区新建100万吨/年煤矸石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计划总投资6亿元。该项目年资源化利用煤矸石100万吨,建成后可年产高岭土40万吨,洁净煤10万吨,吸附剂10万吨,制砖及市政构件20万立方米,特种砂浆20万吨,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

4月3日,记者在山阴县聚天海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含有30%工业固废的干硬性混凝土浇筑到芯模震动制管机内,经过震动、挤压等工序,直径一米五的排水管就出炉了。粉煤灰、矿渣、矿山尾矿、煤矸石、建筑及工业废弃物经过科学配比,通过搅拌、挤压、成型等多道工序,最终变成排水管,整个过程只需要20分钟。20分钟,工业固废摇身一变成为绿色建材。

“建筑公司、电厂这些企业处理工业固废需要花费大量资金,每吨大约400元到600元。但经过我们的加工,这些固废成为每米售价高达1200元的绿色建材。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市政公路、雨污分流等项目,一进一出‘身价大增’。”山阴县聚天海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夏玮东说,“我们凭借独特的技术,高效利用工业固废,促进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同时减少环境污染。目前,我们拥有三条生产线,每年能消耗140万吨工业固废。”

以改革“加减法”促环境优化

4月4日,山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专班工作人员正对100万吨低阶煤分质利用示范项目进行入企服务,现场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

100万吨低阶煤分质利用示范项目是山西省首台套采用低温热解技术进行人工无烟煤、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示范性项目,占地13.33万平方米,总投资6.2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就业人员160余人。该项目入驻园区以来,开发区成立工作专班对口服务,并设置领办人和代办员,全程服务。

“入驻园区以来,我们在手续审批、现场协调、融资等方面多次得到了开发区工作人员的帮助。”山阴县锦晔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效宜说。

为了让入驻园区的企业安心生产、静心发展,山阴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了“全员帮办、全区覆盖、专班推进、负责到底”的帮办体系,确保一般工业项目拿地即可开工,让优质企业能够顺利入驻并快速发展。同时,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成了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对企业运营情况的实时监控和线上业务办理,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2024年,山阴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两大智慧平台,不仅能实现与企业实时联网,统一调度指挥,还可以通过银企对接,及时响应企业融资贷款需求,也能与客商“隔空对话”,开展“靶向式”精准招商,节省双方运营成本。

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强磁场”、释放活力的“稳定器”。山阴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优化服务上做“加法”,在办事流程上做“减法”,强化要素保障,拓展服务功能,以高质量营商环境谋高质量发展之进。

孟婷 文/图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