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孝义市东盘粮村: 温室“换装” “大脑”上新

   2025-03-24 30

3月18日,《科学导报》记者走进吕梁市孝义市大孝堡镇东盘粮村,看到改造后的钢结构日光温室大棚在广阔的田野上排排相连、鳞次栉比,甚是壮观。大棚内,郁郁葱葱的作物已经长出了“青翠欲滴”的小西红柿,即将迎来丰收。

力农蔬菜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霍孝说:“这是东盘粮村去年5月新建的智能温室大棚,室内面积有3000平方米,可栽植苗木一万余株。即使是在冬季室外零下18℃~零下20℃的严寒时节,棚内温度仍然可达10℃~13℃,能够极大地实现苗木温暖过冬。”

据了解,相比起改造前的第二代温室大棚,第六代智能温室大棚不仅“长了个儿”,还装上了“智慧大脑”。改造后的温室大棚主要采用钢结构建造,不仅拥有水肥一体化、自动控温设备和自动化保温棉被等,温室大棚还可以随时随地远程操控,从手动到自动,“脑力活”代替苦力活,极大地解放了人工,采光角度及保温性能均有了极大提升,收益也翻倍上涨。

一直以来,苗木生产需要特定的环境,以前力农蔬菜种植合作社会特意避开大雪节气,空棚过冬,从而防止苗木受冻。自从去年改造了温室大棚的控温系统与保温效果,该合作社1月就移栽上新品种青霞66绿色小西红柿苗,利用时间差抢占销售市场。

“去年5月,东盘粮村就启动了大棚改造项目,拆除了2009年建设的老旧温室大棚,建设起了新智能温室大棚。”霍孝说,大棚的数量从原来的65个变成了49个,虽然大棚的数量减少了,但是大棚的面积从原先的4万平方米增加到了6万平方米,吕梁市政府每年还给予每棚60%的补贴。

孝义老旧大棚改造工作是吕梁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体现。现如今,东盘粮村以种植小西红柿、火龙果、樱桃为主,村民可以租赁方式承包,所得收益归村民个人所有,租金归力农蔬菜种植合作社所有。该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和销售服务,并上交村集体一部分资金,实现村民、合作社、村集体一起壮大。

霍孝说:“去年大棚种植的是合作社的‘订单’小西红柿,一亩地产4000~5000公斤左右,去年小西红柿每公斤卖到三四十元,如果今年按每公斤40元计算,还能卖近20万元呢,除去开支,预计收入12万元。”

如今,东盘粮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已初见成效,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智能化温室大棚正孕育着新的果实,成为东盘粮村农文旅发展道路上新的希望。

科学导报记者 范琛 通讯员 张丽妍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