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为王,环境是金。一定意义上说,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先进生产力,就是核心竞争力。3月11日长治市召开的招商引资工作调度会议鲜明提出,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供给,建强发展平台,围绕促进项目签约、落地、建设、投产、达效,全生命周期提供服务保障,将招商成果切实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
营商环境如同资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一样,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并且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哪里营商环境好,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反之,营商环境不好,就招不来商、引不来资,招来了也留不住。因此,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表面上看是经济数字的差距、企业数量和质量的差距,实则是营商环境的差距。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拼招商、抢市场,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增进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对标先进地区,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把招商引资紧紧抓在手上,不断增强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强化争先意识,加快改进提升,努力打造优良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就要深刻认识到招商引资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抓招商就是抓发展。招商引资是解决发展不足、调优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产业的动力源,是关系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促进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问题。对于长治而言,我们必须把招商引资作为抓好经济工作的“关键一招”,当好“招商先锋”,以“第一力度”推动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力争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长治,以招商引资新成效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就要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长治形象”的理念。好的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润物细无声,须臾不可或缺。最好的营商环境就是“一把手”、最好的营商环境就是领导干部、最好的营商环境就是自己。我们要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从企业和群众的诉求出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做深做实、做优做细已经推行的“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一枚印章管审批”“7×24小时不打烊”等举措,不断提高政务服务质效。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就要厚植投资兴业沃土、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优质土壤,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我们要学深吃透国家产业政策,紧跟产业发展趋势,精准围绕主导产业,推介比较优势、对接企业需求。要强化要素保障,推动要素供给与产业发展相匹配;要加强信用建设,承诺企业的事一定要兑现;要加强法治建设,着力打造公平公正、无差别、可预期的法治环境,让广大企业在长治安心创业发展。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我们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全面掀起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新热潮,在开创长治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中跑出加速度、干出新精彩。
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