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忻州市五台县泗阳村:科技拿定大主意 种啥啥都很俏销

   2025-03-03 41

“尽管棚外滴水成冰,可棚内却温暖如春。”2月23日,忻州市五台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泗阳村片区农民田鑫安一大早就钻进棚里开始忙碌。采摘、挑选、装箱、发运,红艳艳的水果西红柿“映红”了田鑫安喜盈盈的笑脸。

“从去年腊月至现在,订购水果西红柿的人越来越多,咱这20个果蔬大棚一天要发运上百箱,逢年过节市场好、不愁卖。”田鑫安站起来擦一把头上的汗高兴地说。

“为给菜农提供市场供需信息,村委会在大楼门庭墙上安装了一幅巨型电子屏,连接着村民的手机网络,不停地滚动公布每日全国果蔬市场的供需情况、价格变化等信息,老田的水果西红柿很俏销。”泗阳村党支部书记赵丽平介绍说。

说起科技含量,田鑫安激动地说:“科技这玩意儿还真不赖,不仅是销售沾了光,当初种植大棚水果西红柿时也是靠科技拿定了大主意。”

田鑫安的话一点不假,泗阳村位于五台县东部山区,一条泗阳河奔流不息,在这里形成了汇水面,以其特有的矿物质水和沉淀的腐殖土造福了这一方人民。田鑫安的水果西红柿也很特别,成熟后口感香甜沙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装箱后每公斤卖到20元,线上线下畅销省内外果蔬市场。

说话间田鑫安接了个电话,村里通知参加农业科技培训,还要确定技术交流选项。田鑫安乐哈哈地说:“又要定选项了,咱还是说咱的水果西红柿吧!”

看着记者脸上露出疑惑,赵丽平解释说,村党支部、村委会为把果蔬大棚做成大产业,着手组建了适合五台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发展的专项科技团队,完善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将技术推广业绩与村“两委”干部的个人薪酬挂钩,着力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大“土专家”“田秀才”的培养力度。村里不断选派村民参加县、乡实用技术培训,要让懂技术的农民占到全村常住人口516人的43%。目前,已培育出农村致富带头人12人,力争每个农业生产家庭有一名农业技术“明白人”,为更多具备专业化、技能型的新型职业农民走向田野、走进大棚提供智力支撑。

当被问及今年的打算时,田鑫安坚毅的脸上透出了自信的笑容,他说:“一要扩大种植棚数,更多地吸纳村里的闲散劳动力。二要在巩固‘五台斋选’素食品牌的同时,再申请注册一个商标。”

“村里已建起了3000立方米的数控冷库,用以保障果蔬适时存放。”赵丽平表示,“下一步将引导村民丰富大棚种植种类,发展反季节西瓜、甜瓜等果蔬,逐步植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大棚的品质。”

在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扶持和帮助下,目前,泗阳村已建起蔬菜大棚133座,主要种植叶生菜和果蔬菜,平均每棚产蔬菜3100公斤以上,有60余名村民参加劳作,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全村的大棚年收入已达40万元,占集体年经济总收入的37%。

科学导报记者 武竹青 通讯员 金俊贤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