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讯 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山西的重大使命。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赋予晋城“建设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的战略定位,持续深化“四大战略”,深入实施“七大攻坚”,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推进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卓有成效。
坚持一张蓝图抓产业,转型综改的方向更加坚定。经开区立足富士康在晋城30年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坚定不移地把“光机电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进一步聚焦细分领域,深耕“视觉系统、新材料、人工智能”3条特色产业链,扎实推动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落地实施,形成了以富士康为龙头的“1+130”产业集群。
坚持平台引领抓创新,转型综改的动能更加强劲。以高能级平台打造、高科技项目孵化、高层次人才招引、高效率机制保障的“四高”建设为引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手抓”,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全区累计获得发明专利935项。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柔性纳米复合材料等一批国内乃至全球领先的“六新”项目加速孵化转化。“先进半导体光电器件与系统集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顺利完成优化重组。
坚持合作共建抓开放,转型综改的空间更加拓展。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开展援边援疆援藏工作,加快推进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推动外向型经济质升量稳。先后邀请联合国工发组织赴晋城对创建国际合作园区进行专项指导,确定创建中国—丹麦(欧洲)国际合作产业园,已经商务厅审核通过;邀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赴晋城开展人才交流活动;成功举办第14届中日韩三国新材料国际学术研讨会,9位国内外院士级专家、200多位知名专家教授到会,进一步提升了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的美誉度和对外影响力。
坚持良性滚动抓项目,转型综改的基础更加夯实。始终将项目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支撑,以项目之“进”,巩固转型之“基”。不断完善重点项目包联工作制度,动态更新包联清单,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全力推进年度计划投资40亿元的73个建设项目,连续5次获得市级项目建设“赛马激励单位”;全面铺开新一轮1000亩标准地和100万平米标准厂房建设,加速打造200万平米的光机电产业集聚区,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
坚持为企着想抓服务,转型综改的环境更加优化。坚持将营商环境作为转型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引导全区上下树立“一切为企业着想”的亲商服务理念,持续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优化推出29项“一件事一次办”审批套餐,有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以金融综合服务中心、金融会客厅为抓手,主动走访意向企业,积极对接金融机构,协调完成授信5.1亿元。深度细化企业“全生命周期”代办服务事项,集中力量解决企业职工的吃、住、行等急难愁盼问题,建设开通智慧公交站点16个,新建园区职工宿舍和餐厅5处,以贴心暖心的服务保障,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2025年,晋城经开区将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按照全省商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扭住改革、突破、提质“三件大事”,高标准建设“一谷三园”,全力打造千亿级光机电产业集群,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勇挑重担、多作贡献、走在前列。
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