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定襄县廻凤村:蔬菜大棚奏响“增收曲”

   2025-01-16 38

隆冬时节,寒意渐浓。1月12日,《科学导报》新春走基层记者来到忻州市定襄县受禄乡廻凤村,只见一座座大棚整齐有序地排列在田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走进一座蔬菜大棚内,一股股清甜气息扑鼻而来,大棚内的黄瓜、西红柿等果蔬缀满枝头、长势喜人,显得格外富有生机。菜农们正忙着对蔬菜进行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范艳伟查看黄瓜生长情况 ■ 受访者供图

“2024年的行情不错,这6个大棚差不多能赚个10多万元,此外,利用政府补贴对旧棚进行升级改造,2025年农作物的产量将更有保障。”一大早,廻凤村的种植户邢晓荣和妻子来到大棚,开始了一天的忙碌。2024年,邢晓荣承包了6个大棚,春天种植的甜瓜已经为他带来4万元的收入,他和妻子正在采收今年最后一批蔬菜。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近年来,廻凤村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进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大棚果蔬种植,引导农户抱团闯市场。截至目前,已建成70多个大棚,种植品种也从最初的黄瓜、西红柿,发展到生菜、西芹、甜瓜、油菜等多个品种,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植专业村。2009年,廻凤村种植户成立了富达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50多户,种植面积2000余亩,合作社成员出资50余万元建设移动大棚,其中包括22座下凹式大棚和24座以色列温室大棚。通过组建合作社,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成为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的集约型生产,从而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也推广了农业科技。

“2024年,合作社收入大约80万元。果蔬种植已成为我们村的特色产业,不仅为村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近务工的便利。如今,大棚蔬菜已成为村民们致富增收的‘新引擎’。”廻凤村合作社负责人范艳伟介绍,从2024年1月~12月,廻凤村月月都有新鲜果蔬成熟上市,可以说是四季全时、瓜果飘香。而且富达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坚持绿色种植,施用有机肥,生产的果蔬供不应求,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小小“菜篮子”,事关“大民生”。发展过程中,富达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始终坚持以生产高质量、高品质、安全可靠的产品为核心,以服务成员为纽带,以农民增收为宗旨,打造优质瓜菜品牌,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以大棚经济为主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据了解,该合作社的31类产品已在工商部门注册了“回凤”牌商标,甜瓜和黄瓜也相继获得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构建了农超对接、订单生产、定向销售的发展模式。

“2025新春伊始,合作社要依据客户的需求转变种植理念和方式,开发新品种,生产更加优质绿色、安全放心的高品质果蔬,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带领种植户在持续致富的路上越走越稳。”范艳伟信心满满地说。

阳光下熠熠生辉的一座座大棚,不仅承载着村民们的致富梦想,更书写着廻凤村乡村振兴的美好篇章。

科学导报记者 魏世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