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河东正成为投资兴业沃土

   2022-01-18 89

虽是寒冬腊月,但地处山西最南端的运城还是比较温暖,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入区企业一片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

回想2021年国庆节到现在,对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各部门来说无异于戴上了“紧箍咒”:区内的企业生产是不是受到影响?有没有断电断水?厂房安全不安全?厂区道路有没有塌方?各种问题在大家心头缭绕,没有二话,赶紧联系包联企业问个清楚。还有的放心不下,赶到企业实地看看,确实没啥大事才安心。然后是周边省份疫情,既要保证生产,也要保证人员各方面安全,防疫工作格外重要……

对企业来说,入驻各个开发区后,从办理手续、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到生产经营稳定运行,是一个常规过程。之后再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就得企业自己想办法。但是在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却不一样,不管企业投产后还是正在建设乃至正在洽谈,只要有问题,就有一整套制度负责的人员帮助解决,直到企业满意为止。也因此,开发区聚集了各种市场主体2.5万多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运城经济发展制度建设的“领头羊”。

1、齐心协力做全产业链


 再次联系张宝宁,从他发的图片可以看到,山西北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建设工地厂房已经封顶,设备正在打基础,打好之后安装。

第一次和张宝宁见面,是去年国庆假期过后的第二个工作日。以往国庆节还是穿短袖的运城,2021年气温已经降到不少人穿上了薄羽绒服。站在山西北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建设工地上,看着面前几个高大的厂房框架和满地的泥泞,吹着凉风的张宝宁算计着还有多久能抽水晾干施工。

记者在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了解到,开发区总规划面积93.53平方公里,以汽车装备制造、铜基新材料、绿色建材、电子信息和商贸物流为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开发区入驻各类企业9579户、个体工商户15777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1家,外商投资企业8家,进出口企业18家,省级研发机构4家,市级研发机构18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民营科技企业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3家,晋兴版挂牌企业8家,完成股改企业11家。

在山西,运城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区,区位优势明显,但是自然禀赋缺乏煤钢资源,因此长期以来发展农业产业包括深加工成为思维惯性。但是,地方经济要发展,必须有工业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作为支撑。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运城人,心中有信念,踏踏实实干,经过多年努力,硬生生发展出一大批工业企业,从钢铁产业到铝镁产业,从挖掘原料到做成成品,从本地销售到行销国内再到畅销全世界,在广褒的河东大地,小麦的麦香里,瓜果的果香里,纵横的阡陌边,就有企业,就有园区,就有上班的地方。工农商业交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业的严谨和农业的温情并存,这就是运城经济开发区今天的模样。

张宝宁工作的企业所在地域,厂房外马路对面就是苹果园和葡萄园。说起自己的企业,张宝宁和同事胡晓国满怀信心:我们公司做铜基新材料有自己的优势。母公司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就是我国重要的产铜基地,技术、品质、产量都名列前茅。做优做精做强,打造百年铜企必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正在建设的熔铸、铜带箔和覆铜板项目,不但可以替代进口,还能广泛用于航空航天、5G产业、新能源、智能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领域,投产后,原材料价格优势、技术优势和品质优势合一,一定会有好的发展。

既然原材料生产在垣曲县,为啥在运城新建园区呢?张宝宁告诉记者:“垣曲是一个山区县,平地少,我们需要300亩平整土地的目标很难实现。国家2019年提出工业炉窑必须入园入区。我们和运城经济开发区一接洽,开发区除了给企业300亩标准地外,还提供了预约服务,让我们得以快速办理了不少手续,而且是上门服务。”记者了解到,2022年上半年,北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能竣工投产,仅铜箔一项就可达到国内压延铜箔年总产量的30%,满足国内年需求量的五分之一,对于填补国内压延铜箔、双面挠性覆铜板市场空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我国铜加工产业高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北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上述产品,每一个都既是原材料也是成品,可以单独销售,也可以自己再行深加工。在全球大宗商品包括铜价格开始上涨的今天,自己拥有全产业链的生产加工,竞争优势毋庸置疑。国内像这样全产业链的铜基材料企业也是很少的。在运城,在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基全产业链的完备使得这里一跃成为全国铜基新材料全产业链的标杆。

不仅仅铜基新材料全产业链落地发展,在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园区职能部门到企业都在努力把自己做成或者大而全或者小而美的企业。装配式建筑也是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全产业链的一项亮点。没进华兆东南(运城)绿色建筑集成有限公司的大门,远远就看见一幢灰色大楼。这个楼是华兆东南装配式建筑的样板楼。进了生产车间,为永济市一个公共设施定做的钢结构柱子直径就有一米。公司的小韩告诉记者,企业专业从事低碳绿色装配式建筑生产制造,拥有强大的技术支持体系,共享200余项装配式专利技术及最新科技研发成果和院士工作站。在建筑业节能环保发展的今天,公司积极承担建筑业转型重任,专注致力于装配式建筑发展,从事设计、制造、安装装配式住宅、多(超)高层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厂房钢结构、绿色建材等。这个基地是公司斥资20亿元打造的运城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立足山西,辐射陕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年生产制造装配式钢结构能力在30亿元左右。

车间外不远是公司配套生产的预留地,未来的华兆东南绿建,自己有施工队伍挖地基,自己生产绿色建材,自己还有配套的厨房卫生间生产车间,业主只需要提要求,一切都由我们来做。样板楼不远,还有一个样板间,从钢结构到轻型材料墙,从楼板到门窗,都是装配式材料。公司在厂里生产后,施工现场就是直接搭积木盖房子……

还有汽车装配制造行业,依托大运汽车的带动作用,上下游配套企业纷纷入驻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可以说,各种全产业链项目的入区落地、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均提升了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的质量,更增强了其抗风险的能力。


2、“开心办”服务成为品牌


  在运城涑水街上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中午一点已经有不少人在办理业务。说实话,在山西各市县,不少单位还执行着午休制度,要办理事情需要等到两点半以后。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上班早已经和国际、大城市接轨,中午一点开始办公。说是一点上班,其实大家几乎都是到食堂急匆匆吃口饭就又回到了岗位,因为大厅不在城市中心地带,前来办事的人都想着早点把事情办结,心急如焚。急企业和客商所急,“马上办、网上办、零跑路、办好事”帮办代办的“开心办”工作方法,经过两年的运转、改善、提高,已经成为了服务品牌。

在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记者看到65个前台受理窗口除了各个常规名称外,专门有个“急难愁盼”服务台。中心工作人员赵晓红告诉记者,服务台专门协调解决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各种“疑难杂症”,定期对群众反映“办不成”的事项逐一登记、汇总,梳理出问题清单,不断增强办事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实现企业、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小赵介绍,中心还有31个后台审批室,根据窗口的职能及服务事项,划分为6个服务功能区,月均办件量8000件,人流量约10000人次。入驻中心的开发区行政审批局、人力资源部、财政金融部、建设事业部、招商投资促进部、税务分局6个部门共有入驻开发区权限内行政服务事项150项,基本实现了“只进一扇门,办完所有事”。

记者了解到,虽然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全、前后台配合默契,为企业和群众节约了大量时间,但是他们并不满足,随时根据需求“开门办公”。绿元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大家生活离不开的市场,有好几百户商户。食品经营许可证和食品小经营备案证的办理对商户来说比较麻烦,到政务服务中心跑一趟不但要拿上各种证件,人手少的还得关门才能办理。政务中心组织专人到市场用了3天的时间现场办公,为47家商户整理好资料,完成线上受理。而且办理时,商户也不用排队,一边忙生意一边等着叫号,轮到自己过去办就行,非常方便,商户十分满意,纷纷表示:“想不到我一个卖菜卖小吃的摊贩也能享受到政府工作人员的上门服务,经济开发区对咱小商户也一样重视呢。我们一定好好干。”

记者采访这天,赵晓红早晨8点就到岗了。因为有个外省到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办企业的客户要办业务。其实,前一天下午下班前相关业务已经提交后台审批,但是客户回家一想又想做一些改变。资料从提交到审批有一个受理时间,为了不耽误客户,赵晓红和他约好早晨8点就到单位,趁着上班前重新填表走程序,正式上班后后台审理很快通过,客户到自助打印机前拿着证件愉快地走了,赵晓红则投入到后面的工作中。

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一头是各职能部门,一头是企业和群众,在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内,帮办代办的“开心办”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业务模式。企业和群众也从一开始的不敢用,或者先问“要钱不”逐渐熟悉了这样的工作方式。有时候不属于业务范畴的事情,比如客户不知道户口迁移手续如何办理,就给中心工作人员打电话,赵晓红和她的同事们也都是尽心尽力,帮助客户解决,让他们感受到在运城经济开发区投资兴业,除了感受自己做事业的果敢担当,也能感受到运城经济开发区事无巨细的支持,有人在他们前行的路上默默洒扫除尘,让他们走的更快更稳更长。


3、三措施做优营商环境


记者查阅了一下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官网,今年以来,管委会负责人到各个职能部门和企业调研,经济运行分析、疫情防控等方面的信息非常多。1月12日,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投资促进部公布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再往前翻,从去年9月底开始,已经有管委会各路领导深入不同企业查看防汛情况。2021年10月6日下午,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鹏奇冒雨深入辖区项目建设工地及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国庆期间施工进展和生产运行情况,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而且,开发区的官网在国庆和元旦假期里天天更新,没有因为放假而停更。

2021年9月7日,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的试行实施方案。其实,上述三项举措在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经过归纳、总结、提炼,成为了可以复制推广的经验。“赵晓红们”为之努力了两年的“开心办”服务,上升为“全代办”。在已经组建绿色建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商贸物流产业和汽车装备制造产业五个服务专班的基础上,开发区组建了以管委会班子成员为领办员、相关业务骨干为专职代办员的代办队伍,这支30多人的专职代办人员队伍全程参与项目包联服务,在专班领导下,代办项目所涉及的企业注册、税务登记、备案立项、报建审批、竣工验收等各类审批业务。

就拿标准地来说,领办代办人员为标准地项目山西鑫隆植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全流程帮办。该项目的备案手续从资料准备到网上上传再到出证仅用一天时间。在后续需要办理的工程规划许可证、水土保持手续、人防等手续中,他们上门服务,帮助项目准备相关资料,预审资料等。前后入企服务5次,协助企业与相关审批科室协调沟通6次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北铜新材料科技公司的项目是“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项目。项目既是运城市“1311”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山西省2021年省级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23.96亿元。这么大资金体量的项目,能尽早开工建设就能节约资金。开发区对这个项目实行了创新的“模拟审批”服务方式。张宝宁说:“我们承诺企业按照各种标准执行,包括可研报告、环评等,遵纪守法,并提交了核心材料之后就有人对接帮办。后续手续按程序进行,不影响开工建设。”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求企业签订招商引资协议后,对选址相对明确的项目,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前,通过对各环节审批事项进行容缺受理、提前审查,按照控制性指标要求组织设计方案预审,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同步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实现“四证同发”。

记者采访了解到,和政务大厅为邻的运城海关,在了解到北铜新材料科技公司需进口1.36亿美元的国外设备后,第一时间成立减免税工作专班,帮助企业解决进口设备构成复杂、资料繁琐、零部件需分批进口、对海关减免税政策和通关流程不熟悉等问题,迅速制定出了减免税税款担保、分批暂存港口保税区后合并报关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在关企密切配合下,企业首台设备四辊可逆粗轧机如期进口,并减免税款543.26万人民币。北铜新材料科技公司工作人员胡晓国对记者表示:“多亏了运城海关的减免税专班,帮助我们顺利进口首台铜箔轧机,仅此一台设备我们就享受到了减免税款500多万元。后期工程还有大量设备要进口,这些省出来的‘真金白银’对我们企业意义重大。”

山西奥普赛科技有限公司光电原件加工生产线扩建项目,因增容电量问题急需办理项目备案证,中心迅速安排代办员配合专班,通过全程代办、容缺受理、延时服务,加班加点不到3个小时就将备案证办理完结并送至企业。

此外,还有跨区域帮办代办服务,总之,只要你能想得到的服务,提出的要求合理合法,在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都能做到。这样的营商环境,吸引来的企业众多,从世界五百强到菜市场的商户,从研发机构到成果转化,从生产资料到生活资料,可以说种类多门类全,不仅仅是发展了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也为运城人民的福祉做出了贡献。华兆东南绿建一线技术工人的月工资水平在1万元到1.5万元左右,吸引了不少技术工人回流到家乡就业。家门口有班上,有工资拿,能照顾老人能招呼孩子,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不就是普通人奋斗的目标吗?

运城经济开发区的辖区面积大,区内企业众多,就业者也众多。好的政务服务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前景的园区,有发展的行业,有潜力的企业,努力奋斗的人民,有奔头的日子,就像河东大地一样,充满着生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