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临汾市浮山县天坛镇河底村,只见家家户户的庭院里一只只土鸡或在悠闲觅食,或在欢快嬉戏。这些土鸡不仅为庭院增添了生机,更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凤凰”。
“土鸡养殖项目采取自筹一部分、支持一部分、奖补一部分的资金投入方式,奖补实行差异化,给予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农户每户500元基础奖补,按照经营收入情况从2000~5000元分三个档次,分别再给予总额不超过2000元的奖补资金。”河底村党支部书记吕长财介绍,“我们村庭院土鸡养殖选取的是海兰粉品种,这种鸡体质健康、产蛋率高、好管理。”
河底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让党员干部成为发展庭院经济的先锋,带领村民致富。在确定发展庭院土鸡养殖项目前,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协商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可行性农村养殖项目。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外出考察学习,进行市场调研,最终形成了可行性调查报告和实施方案。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河底村发展庭院经济的活力被充分激发。
在土鸡养殖过程中,河底村建立了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土鸡产品质量安全。养殖户方吉森自豪地说:“我们的土鸡都是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吃的是玉米、胡萝卜、南瓜等天然饲料,没有添加剂。这样养出来的土鸡和土鸡下的鸡蛋,品质有保障,消费者也放心。”
除了注重产品质量和生态环保,河底村还加大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土鸡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吕长财表示,按照“党建赋能、联农带农、共同致富”的发展思路,河底村将庭院经济与土鸡养殖深度融合,打造属于河底村的土鸡品牌。
目前,河底村的海兰粉土鸡养殖量已达到3000余只,产蛋量每户一个月能达到60公斤,增收900元左右。这份实实在在的收入,让村民们看到了庭院经济的潜力,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吕长财介绍,为了进一步提升土鸡养殖产业的竞争力,村里计划为鸡窝安装监控系统,从土鸡的日常饲养、防疫工作到鸡蛋的生产和销售,建立完善的土鸡养殖追溯体系。这一举措不仅方便养殖户对养殖过程的管理,也会增强消费者对河底村土鸡产品的信任度,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庭院土鸡养殖已成为河底村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但吕长财和村党支部并没有止步于此。他们深知,要想让庭院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不断创新、拓展思路。
“未来我们的庭院经济还要加入旅游元素。”吕长财信心满满地说。作为一个有红色文化底蕴的村子,河底村计划将红色旅游融入庭院经济当中,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这不仅可以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还可以将“河底土鸡蛋”等优质农产品卖得更远。
科学导报记者 王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