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身后是分厂新引进的两台激光切割机器人,相比较传统的火焰切割,其工作效率提升了2~3倍。”11月15日,潞安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潞安化机)准备分厂质检员杨慧军说,“分厂还陆续引进了多台智能化设备,主要包括龙门式封头开孔机器人、马鞍焊十字臂机器人、接管法兰氩弧焊焊接机器人,在这些智能设备的加持下,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员工的劳动强度也明显降低。”
潞安化机前身是1966年建厂的原山西省化工厅直属企业——山西化工机械厂。作为专精特新企业,潞安化机顺应政策指引和产业变革方向,着力数智转型,重构生产方式,加快装备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
“我们这两年共投资一个多亿,新上各种铆焊自动化设备装备,太原分厂的铆焊设备和机加设备已全部实现联网。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开发了各类制造执行系统,让自动化机器来代替人工。”潞安化机副总经理杜文华介绍说。
在换热器分公司,3台管子管板自动焊机器人正在对换热管管头进行焊接,弧光起落,一圈圈平整的焊口光滑呈现;在准备分厂,新上线的“小萌”焊接机器人,正在工位上自由穿梭,对不同结构件进行精准焊接;自动化立库中,运输机器人往来穿梭,精准存取配送各种备件……
“现在90%以上的铆焊作业已经不用人工,都是数控埋弧焊、数控马鞍焊等,制造能力在不断提升,吊装能力能够达到760吨,卷板能力能够达到350毫米,厚板钻孔能力能够达到800毫米,总体产能在12万吨左右。”杜文华说。
正是由于数智转型,压力容器各种接管开孔不再需要铆工画线切割6个小时,激光对准中心几分钟就可画出来。原先开10个孔需要用三个班人工,现在半个班就能完成,有效提高了铆焊作业强度。近几年潞安化机每年的产值和产量都在以30%的速度递增,潞安化机也因此在化工装备行业树立了产品高质量、快交期的口碑。
不仅如此,潞安化机建设了数智运管平台,通过利用数字化、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耦合发力,实现营销订单、生产计划、设计工艺、供应采购、分厂工序、现场制作、装车发运全流程管控,运营成本降低20%;通过分期实施数智制造项目,在生产技术网络化、工艺设计专家化、参数下达自动化、任务管控精准化、质量管控精细化、安全管理标准化、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方面,进一步创建了离散型装备制造新模式,达到国内同行智能制造领先水平,潞安化机通过自身努力,获评“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企业”。
科学导报记者 武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