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晋中市久久为功 深化全方位转型取得新成效

   2024-11-22 235

科学导报讯 记者武竹青  11月21日,记者从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二十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晋中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久久为功深化全方位转型,中国式现代化晋中实践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加大转型力度,加快构建体现晋中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晋中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全市上下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坚决扛牢能源稳产稳供政治责任,聚力提高煤矿智能化、数字化开采水平,寿阳新元矿建成全国首座5G矿井,全市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了97.8%,预计全年原煤产量可以达到1.1亿吨。同时,大力发展风光储新能源产业,全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总量达到732万千瓦,占总装机比例达到55.4%,能源多元供给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二是推动制造业壮大升级。锚定先进制造业主攻方向,用好开发区、产业链、专业镇、产业园等平台抓手,推动新能源汽车、特钢型材、碳基新材料等8个新兴产业成群成势,1—10月,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5%,总量占规上工业比重比去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建设灵石和介休两个焦化绿色循环产业园,全市焦化先进产能达到100%;昔阳尚太锂电成为宁德时代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第一大供应商,在新能源汽车畅销带动下今年产销两旺。三是推动新赛道产业规划布局。今年,晋中市结合全市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加快布局医疗器械、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赛道产业。这些产业将成为该市摆脱能源依赖、加快转型发展的强大动能支撑。

厚植发展动能,加快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该市进一步挖掘自身潜能,拉长发展长板,在放大优势中积蓄新动能、构筑新引擎。一是以科教资源集聚优势赋能创新发展。晋中有21所驻地高校和34.6万名师生,该市持续推进城校融合、产学融合、联盟创新、创业孵化“双融双创”,积极创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依托全省第3家挂牌的“晋创谷•晋中”平台,打通高校创新成果和地方转化应用的通道,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二是以民营经济先发优势激活发展动力。晋中是晋商精神的发源地,民营经济起步早、发展快,“四上”民营企业数量达到2316家、占到全市企业总数的87.7%,经济总量占全市的近60%。该市把企业获得感作为最大的营商环境,今年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县两级营商环境局,“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套餐扩面增效,“晋心办•暖企驿站”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在前不久发布的全省民企百强名单中,晋中有18户,数量保持全省最多。三是以特色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对外开放。坚持以专业镇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祁县人工吹制玻璃器皿占全球产量的26%,今年海外市场销售势头不错,出口同比增长40.7%;太谷是“中国玛钢外贸孵化基地”,今年玛钢出口同比增长52%。1—10月,全市进出口贸易额增长36.9%,排全省第2位。

增进民生福祉,加快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幸福安康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该市每年财政支出八成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持续跑赢GDP,每年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教育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稳岗就业增收、社保扩面提标、幸福养老服务等都取得新进展。下大力气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市PM2.5浓度已经下降到37微克,市城区空气优良率改善排全省第1位,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奋力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