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孙彬:扎根三尺讲台 演绎精彩人生

   2024-11-12 37

“作为教师,教书是天职、是本分。”10月28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地球科学工程系教师孙彬和《科学导报》记者说道。从教多年来,孙彬把上好每一节课作为第一要务,既严肃认真传授知识,又活泼风趣引导教育,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通过与学生谈心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扎根三尺讲台,孙彬以实际行动书写教师的爱与责任。

孙彬 ■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孙彬长期从事生物矿化和生态修复领域研究,深入钻研矿物形成机制及特性,致力于运用生物矿化技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为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开辟新径。他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在理论与实践上皆有重大突破,为推动该领域发展作出贡献。孙彬先后承担地质工程、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等教学任务,其授课方式和内容得到老师和同学们一致好评。虽然教学任务繁重,但孙彬对教学的要求却丝毫没有放松。为能够给学生讲明白每一个知识点,他经常备课到凌晨,保证自己能够将教学内容吃准、吃透,同时他不断改良授课方法、充实新内容,以便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学节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科学研究是一条没有捷径的道路,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甚至有时候还需要面对失败。然而,正是这种挑战和困难使得我们能够不断成长。”孙彬说道。

深谙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的道理,孙彬在出色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科研工作也丝毫没有放松。自2020年参加工作以来,孙彬怀着对事业的热爱,在科研的道路上逐梦前行。正是靠着这份不服输的坚韧和毅力,孙彬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从基础的研究做起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这条没有终点的科研路上,他用心把每项工作做好。孙彬以微生物矿化为研究方向,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山西省“十四五”教育规划课题、阳泉市科学技术局“桃河智库”项目等课题,发表论文10余篇。

说起在教学生涯中印象深刻的同学,孙彬告诉记者,有一位成绩优秀的小史同学,她在面对未来规划时,对于是否要考研以及跨专业考研的抉择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孙彬敏锐地察觉到了小史的困惑,特意找她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原来,小史虽然在本专业学得非常出色,但她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那就是学成之后回到牛羊成群的家乡——内蒙古,小史想跨专业考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帮助家乡的父老乡亲。了解到小史的想法后,孙彬经常鼓励她,告诉她考研就是一个提升自己的过程。他凭借自己在不同学科领域探索的丰富经验,耐心地为小史分析跨专业的优势与挑战,深入浅出地讲解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帮助小史逐步搭建起新的知识体系。在小史备考的过程中,孙彬定期与她交流,为她解答疑惑、提供宝贵的建议。在孙彬的悉心指导下,小史最终顺利拿到了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开启了新的学业之旅。

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孙彬说:“只有充分认识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并将这种‘联系’真正落实于日常教学研究工作中,才能做到‘立足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在深入企业调研的过程中,孙彬积极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探索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我深知,科研不仅仅是做实验和写论文,更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会的进步。”孙彬说,正是他的这种以科学服务社会的精神,引领着他在科研路上不断向前。

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梦想。孙彬在三尺讲台上践行着“为人之道,从师之道”,以担当、务实、勤奋和笃定的工作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精彩的人生。

科学导报记者 王小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