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传承与弘扬调查研究的三重路径

   2024-07-30 1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要经常化。”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出,应在全党范围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历史与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调查研究是解决各种问题与困难的重要法宝。当前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充分发挥调查研究的作用,必须练好基本功。加强调查研究史学习教育是推动党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调查研究一直是我党的传家宝,在党史的重大事件中留下深刻印记。广泛利用调查研究纪念馆是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些纪念馆,广大群众能更深入地了解我党的调查研究演变历程。编写调查研究教材广泛传播是培养新时代调查研究人才的关键手段,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传承和弘扬调查研究理念,为未来的学术和实践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深化调查研究史学习教育

调查研究史是传承调查研究的强大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调查研究作为我党的传家宝,在革命和改革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许多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都留下了调查研究的身影,例如古田会议、土地政策的制定等。

深入研究党史与调查研究史,能够更好地领悟我党在过去调查研究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这不仅有助于推动调查研究工作的传承和创新,还能够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扬党的调查研究优良传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更为科学和有力的决策支持。我们应当以史为鉴,结合新时代的实际情况,创新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中,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充分发挥调查研究纪念馆作用

调查研究纪念馆是传承调查研究的重要途径。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新时代,我们要以调查纪念馆等为载体传承好红色基因。早在2017年,《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要“用好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各类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红色资源”。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长冈乡调查纪念馆等,均以翔实的史料,记载了早期共产党人进行调查研究的历史。这些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展示内容,让广大群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党的调查研究演变历程,从而丰富主题教育的内容,使其更加生动、直观、多样。

在新时代,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将其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创新纪念馆的展示方式和教育功能。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展示平台等,使参观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真实。通过这种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增强纪念馆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推动调查研究这一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扬。

编纂教材以培育时代新人

教材是传承调查研究的重要工具,与人类生存、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紧密相关。人类繁衍兴替的经验精华凝聚在教材中,社会文明的兴衰记忆也反映在教材中,知识和经验的传播必须通过教材的教学,从而加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1948年,中宣部责成于光远同志编写中学政治课本《调查研究》。这本书出版后在部分学校使用,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对推广调查研究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普及作用。

在新时代,我们可以借鉴这一经验,编写更为翔实的调查研究教材。通过系统性地教学内容,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调查研究的原理、方法和实践操作。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培养调查研究的基本素养,培育时代新人,更能够推动调查研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编写教材不仅是知识传播的重要手段,更是对调查研究理念的传承和弘扬。通过教材的使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调查研究的本质,为未来的学术和实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这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要求,为培养具有调查研究精神的新时代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问题。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汲取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智慧和方法经验,具有重要意义。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继承,也是对时代使命的担当。调查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更在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断发展。通过深入实际、了解民情、掌握实情,通过扎实地调查研究工作,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熊志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